2025年度“法治江西專項課題”申報公告
來源:社科規劃辦 發布日期:2025-04-16 11:04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宣傳闡釋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探討我省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法學理論和實踐問題,為平安江西、法治江西建設提供理論支撐和智力支持,江西省法學會聯合江西省社科聯開展2025年度“法治江西專項課題”研究(納入省級社科基金項目),F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選題指南
實行競爭擇優、差額申報方式。根據申報情況,從以下17個選題中擇優確定6個作為今年的立項課題。
1.習近平法治思想在司法實踐中的應用研究
2.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管理救助法治路徑探索
3.刑滿釋放人員安置幫教工作研究
4.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預防與治理研究
5.新時代“楓橋經驗”和社會治理體系研究
6.紅色法治文化與法治江西建設融合研究
7.政法隊伍建設中的重點和難點問題研究
8.江西省特色產業品牌戰略的法治保障研究
9.完善民營經濟發展的法治保障研究
10.社區治理模式的法治化路徑探索
11.加強涉外法治合作、服務與人才培養機制研究
12.鄉村振興進程中農村集體經濟相關法律問題研究
13.提振消費行動視角下的法律政策保障研究
14.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研究
15.科技創新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法治保障研究
16.生成式人工智能發展的法治保障研究
17.數智時代刑事犯罪相關問題研究
(說明:允許申報者緊扣以上選題指南,自選角度、自擬題目)
二、申報條件
1.對策研究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研究闡釋習近平法治思想,錨定省委省政府“走在前、勇爭先、善作為”目標要求,聚焦2025年省委政法工作會議具體部署,服務全面依法治省工作,具有實踐價值。
2.實行課題組組長負責制。每個課題設一名課題負責人(即課題申報人),必須具有較高的業務素質和組織能力。課題組應由專家學者和實踐部門人員共同組成,并在相關研究領域具有一定的學術造詣和前期研究成果。
3.課題負責人所在單位必須能提供開展研究工作所需要的時間和條件,并承擔課題項目的管理責任和信譽保證。
4.已承擔國家社科基金各類項目(包括重大項目、年度項目、后期資助項目、中華學術外譯項目及其他專項等)、省社科基金各類項目(包括重大項目、年度項目、青年博士基金項目、地區基金項目和其他納入省社科基金項目管理的各類專項等)尚未結項的負責人不能申報(結項證書標注日期在2025年5月1日以前的可以申報)。
5.凡在內容上與在研或已結項的各級各類項目有較大關聯的,須在《申請書》中詳細說明所申請項目與已承擔項目的聯系和區別,否則視為重復申請;不得以內容基本相同或相近的同一成果申請多家基金項目結項。
6.申報者要如實填寫《申請書》,并保證沒有知識產權爭議等學術不端行為。凡在申請書中弄虛作假,不遵守《江西省關于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實施辦法》者,一經發現查實,未來三年取消申報資格;已立項者作撤項處理并通報批評。
三、有關要求
1.“法治江西專項課題”列為江西省社科基金項目(一般項目),每項經費1萬元。完成時必須達到《法治江西專項課題管理辦法(試行)》所規定的結題標準。
2.課題成果形式為研究報告。另需提煉其核心精華內容,形成3000字左右的應用對策性內容摘要。
3.課題申報自本公告發布之起開始受理。申報截止時間為2025年4月30日,獲得立項后須在第三季度結束前提出階段性成果,結項材料提交最遲時間為2025年11月中旬。申報人應考慮前期研究基礎,對課題完成時間有所把握。
4.申報者需認真填寫《法治江西專項課題申請書》、《論證活頁》(下載網址:http://www.jxzfw.gov.cn/jxfxh/),并按要求在指定位置加蓋單位公章后,在規定時間內將PDF版本發送至省法學會郵箱:jxsfxh@126.com,發送時請備注“法治江西專項課題申請”字樣。
聯系人:陳斌,15979376672,0791—88910858。
江西省社科規劃辦 江西省法學會
2025年4月11日
(編輯:熊文瑾)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宣傳闡釋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探討我省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法學理論和實踐問題,為平安江西、法治江西建設提供理論支撐和智力支持,江西省法學會聯合江西省社科聯開展2025年度“法治江西專項課題”研究(納入省級社科基金項目),F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選題指南
實行競爭擇優、差額申報方式。根據申報情況,從以下17個選題中擇優確定6個作為今年的立項課題。
1.習近平法治思想在司法實踐中的應用研究
2.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管理救助法治路徑探索
3.刑滿釋放人員安置幫教工作研究
4.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預防與治理研究
5.新時代“楓橋經驗”和社會治理體系研究
6.紅色法治文化與法治江西建設融合研究
7.政法隊伍建設中的重點和難點問題研究
8.江西省特色產業品牌戰略的法治保障研究
9.完善民營經濟發展的法治保障研究
10.社區治理模式的法治化路徑探索
11.加強涉外法治合作、服務與人才培養機制研究
12.鄉村振興進程中農村集體經濟相關法律問題研究
13.提振消費行動視角下的法律政策保障研究
14.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研究
15.科技創新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法治保障研究
16.生成式人工智能發展的法治保障研究
17.數智時代刑事犯罪相關問題研究
(說明:允許申報者緊扣以上選題指南,自選角度、自擬題目)
二、申報條件
1.對策研究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研究闡釋習近平法治思想,錨定省委省政府“走在前、勇爭先、善作為”目標要求,聚焦2025年省委政法工作會議具體部署,服務全面依法治省工作,具有實踐價值。
2.實行課題組組長負責制。每個課題設一名課題負責人(即課題申報人),必須具有較高的業務素質和組織能力。課題組應由專家學者和實踐部門人員共同組成,并在相關研究領域具有一定的學術造詣和前期研究成果。
3.課題負責人所在單位必須能提供開展研究工作所需要的時間和條件,并承擔課題項目的管理責任和信譽保證。
4.已承擔國家社科基金各類項目(包括重大項目、年度項目、后期資助項目、中華學術外譯項目及其他專項等)、省社科基金各類項目(包括重大項目、年度項目、青年博士基金項目、地區基金項目和其他納入省社科基金項目管理的各類專項等)尚未結項的負責人不能申報(結項證書標注日期在2025年5月1日以前的可以申報)。
5.凡在內容上與在研或已結項的各級各類項目有較大關聯的,須在《申請書》中詳細說明所申請項目與已承擔項目的聯系和區別,否則視為重復申請;不得以內容基本相同或相近的同一成果申請多家基金項目結項。
6.申報者要如實填寫《申請書》,并保證沒有知識產權爭議等學術不端行為。凡在申請書中弄虛作假,不遵守《江西省關于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實施辦法》者,一經發現查實,未來三年取消申報資格;已立項者作撤項處理并通報批評。
三、有關要求
1.“法治江西專項課題”列為江西省社科基金項目(一般項目),每項經費1萬元。完成時必須達到《法治江西專項課題管理辦法(試行)》所規定的結題標準。
2.課題成果形式為研究報告。另需提煉其核心精華內容,形成3000字左右的應用對策性內容摘要。
3.課題申報自本公告發布之起開始受理。申報截止時間為2025年4月30日,獲得立項后須在第三季度結束前提出階段性成果,結項材料提交最遲時間為2025年11月中旬。申報人應考慮前期研究基礎,對課題完成時間有所把握。
4.申報者需認真填寫《法治江西專項課題申請書》、《論證活頁》(下載網址:http://www.jxzfw.gov.cn/jxfxh/),并按要求在指定位置加蓋單位公章后,在規定時間內將PDF版本發送至省法學會郵箱:jxsfxh@126.com,發送時請備注“法治江西專項課題申請”字樣。
聯系人:陳斌,15979376672,0791—88910858。
江西省社科規劃辦 江西省法學會
2025年4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