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第二十次社科優秀成果獎一等獎(智庫研究)推介(下)
來源:智庫建設與成果管理處 發布日期:2024-10-31 15:10
《因瓷再興,陶瓷古村落煥發“年輕態” ——景德鎮三寶發展調研報告》
由景德鎮陶瓷大學郭建暉教授撰寫的《因瓷再興,陶瓷古村落煥發“年輕態”——景德鎮三寶發展調研報告》榮獲江西省第二十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成果簡介
該成果基于景德鎮三寶的文化傳承創新做法開展調查,解碼三寶傳承創新發展密鑰,對以更高標準把三寶建設成景德鎮對話世界的窗口和名片提出對策建議,并以其為樣板,深入研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等問題,對于建好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具有重要借鑒價值和現實意義。
建設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是黨中央、國務院為推進景德鎮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走出一條具有世界意義、中國價值、景德鎮特色新路子做出的戰略部署,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積極的現實意義。試驗區建設屬于新生事物,如何完善景德鎮陶瓷文化保護利用機制、推動陶瓷文化產業轉型升級等尚在探索實踐中。該成果的創新之處在于:一是拓展了已有研究領域,比較全面地梳理了三寶的制瓷歷史、逐漸沒落、曲折復興、浴火重生的發展脈絡;二是深化了陶瓷文化傳承創新研究的視角,系統闡述了三寶如何推動文化與經濟結合、科學與技術結合、傳承與創新結合、民族與世界結合,講好以陶瓷文化為特色的中國故事,使傳統陶瓷文化煥發出勃勃生機;三是探討了三寶未來發展路徑,提出了三寶應打造世界級旅游目的地、陶瓷設計之谷和科技之谷、景德鎮與世界對話的窗口等建設性意見。
成果價值
理論價值:該成果圍繞三寶陶瓷文化的發展脈絡、變遷歷程、曲折復興等進行系統研究,豐富了景德鎮陶瓷文化的理論體系,為深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創新研究提供了理論支撐。
社會價值:一是以三寶為樣本,深入研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中文化與旅游融合、文化與科技融合、文化交流與合作等實踐問題,系統總結了三寶“因瓷再興”的成功經驗,為景德鎮擁有同樣豐厚陶瓷文化底蘊的眾多古村落改革發展提供了重要借鑒;二是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創新發展的客觀規律和景德鎮建設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的歷史機遇,深入研究新時代三寶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基礎優勢、戰略規劃、實踐路徑等問題,為三寶未來發展提供了具有很強前瞻性、針對性、可行性的對策建議;三是在解碼三寶傳承創新發展秘鑰、謀劃三寶未來發展藍圖的基礎上,對高質量建設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進行思考,提出要以更高站位謀劃試驗區建設、以更大自信保護傳承陶瓷文化、以更嚴標準營造瓷都最優環境、以更深情懷構筑人才聚集高地、以更優方式彰顯陶瓷文化特質,為試驗區建設提供了參考。
成果社會反響
該成果獲得時任江西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書面肯定性批示。景德鎮珠山區委召開理論學習中心組集體學習會,專題學習省領導批示精神,研究貫徹落實意見。該成果為珠山區制定相關政策、招商引資等提供了依據和參考。景德鎮市、珠山區積極采納了成果有關建議,推動三寶發展實現新飛躍。
2021年10月28日,《光明日報》以《因瓷再興,這個古村落煥發“年輕態”》為題整版刊發該成果,人民日報客戶端、新華社客戶端、學習強國客戶端和人民網、中國經濟網、中國青年網等各級媒體轉載270余條,累計閱讀量達 130余萬次!督魃鐣茖W》2021年第8期,以《推動陶瓷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基于景德鎮三寶的調查》為題刊發該成果!督鳟媹蟆2022 年第1期,以《推動陶瓷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基于景德鎮三寶的調查》為題刊發該成果。
作者簡介
郭建暉,1963年6月生,廈門大學經濟學博士,復旦大學博士后,教授,F為江西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社會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主要研究方向為產業經濟、區域發展戰略、文化產業。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國家版權局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合作項目、江西省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江西省智庫研究重大項目多項。代表性論著有《認識CHINA 景德鎮講給世界聽的故事--世界瓷都》《認識CHINA 景德鎮講給世界聽的故事--瓷器中國》等。獲江西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二、三等獎多項。
《推動江西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策略建議》
由江西省科學院陳春林副研究員撰寫的研究報告《推動江西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策略建議》榮獲江西省第二十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成果簡介
該成果對江西工業經濟發展現狀進行摸底并對未來發展趨勢進行預判。研究從產業增長、產業集群、龍頭企業和研發力量多維視角出發,摸清我省工業產業發展宏觀現狀。研究發現,江西相對優勢制造業行業相對固定。傳統偏離份額分析法得到的相對優勢產業有: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非金屬礦物制品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等。動態偏離份額分析法得到的相對優勢產業有: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儀器儀表制造業。動態偏離份額經濟強度拓展分析法得到的相對優勢產業有: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家具制造業和專用設備制造業。
該成果指出,“十三五”以來,江西占絕對優勢地位的制造業細分行業不斷減少,雖整體產業結構更優化,但競爭力反而變弱。成果提出了江西省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策略和建議。針對江西工業經濟的可能爆發點,以科技決策參考快報形式開展跟蹤報送,針對半導體照明產業、生物經濟、無人機產業、機器人產業、先進陶瓷產業等,從國內外發展現狀、產業發展政策脈絡、政策動向以及典型經驗案例方面做了系統梳理。
成果創新之處:一是研究方法具有獨特性深度性。該成果研究方法獨辟蹊徑,運用傳統偏離份額分析法、動態偏離份額分析法及其經濟強度拓展分析法,對江西省近10年制造業細分行業的產業結構和競爭力進行定量分析,深度探析江西省制造業優勢產業變遷。二是研究視角具有新穎性科學性。從江西工業產業規模、工業產品產量、產業增長、產業集群、龍頭企業和研發力量等多個維度對江西工業經濟發展進行解讀、研判。
成果價值
理論價值:該成果對制造業產業結構和競爭力進行時空結合的定量分析,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
社會價值:(1)在建言獻策上,研究成果為省委省政府決策提供了參考。(2)在政策起草上,研究團隊圍繞產業發展、工業強基和科技創新領域主筆編制我省多個相關政策,且均已發布。(3)在交流合作上,通過與院士團隊合作掀起了研究江西工業經濟的熱潮。(4)在服務地方上,研究團隊以咨詢服務形式,為江西省工業和信息化研究院、江西省通訊終端產業技術研究院分別研制細分工業領域發展報告。(5)在媒體影響上,研究成果提升了社會大眾對我省工業經濟發展的關注。
成果社會反響
一是戰略影響上,核心成果和衍生成果均獲得省領導的多次肯定性批示。二是建言獻策上,獲相關單位采納應用證明。省工信廳在編制出臺的《江西省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的行動方案》《打造全國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高地實施方案(2022-2025年)》等文件中,吸納了研究報告中提出的一些策略和建議。三是政策起草上,主筆編制《江西省無人機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江西省人民政府關于貫徹落實<計量發展規劃(2021-2035年)>的實施意見》《吉安市“十四五”科技創新發展規劃》等系列政策文件。四是交流合作上,與院士團隊合作共研江西工業經濟。與戴瓊海院士及團隊合作《江西元宇宙產業發展與布局研究》,與王耀南院士及團隊合作《江西電子信息企業智能化轉型升級戰略研究》,與陳學東院士及團隊合作《江西省重點行業產業基礎創新發展研究》。五是以咨詢服務等形式服務地方工業經濟發展,被評為江西省科學院“2022年度產業特派團先進個人”。六是在《江西日報》發表《“四個聚焦”推動江西工業行穩致遠》《用數字化重塑“江西制造”輝煌》《聚力智能制造推動“兩化”深度融合》等文章,被人民資訊、江西手機報、今日頭條、財經頭條、大江網、搜狐網、人民日報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等轉載。七是論文發表上,出版論著一部,發表論文5篇,入選選編1篇。
作者簡介
陳春林,1986年9月出生,復旦大學經濟學博士,江西省科學院科技戰略研究所科技政策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員。主要從事科技政策、區域創新與產業發展方面研究工作。先后被聘為江西省情研究中心研究員、江西省社科聯省情研究特約研究員、江西省委辦公廳信息決策咨詢專家等。主持和參與完成省級以上項目30余項;獲得江西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4次,其中一等獎2次,獲得華東科學技術情報成果獎5次;發表學術文章20余篇,江西日報理論文章10余篇;出版獨著1部,合著4部;主筆的研究報告獲省領導肯定性批示50余次;配合廳局主筆起草各類政策文件10余份。
(編輯:熊文瑾)
《因瓷再興,陶瓷古村落煥發“年輕態” ——景德鎮三寶發展調研報告》
由景德鎮陶瓷大學郭建暉教授撰寫的《因瓷再興,陶瓷古村落煥發“年輕態”——景德鎮三寶發展調研報告》榮獲江西省第二十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成果簡介
該成果基于景德鎮三寶的文化傳承創新做法開展調查,解碼三寶傳承創新發展密鑰,對以更高標準把三寶建設成景德鎮對話世界的窗口和名片提出對策建議,并以其為樣板,深入研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等問題,對于建好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具有重要借鑒價值和現實意義。
建設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是黨中央、國務院為推進景德鎮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走出一條具有世界意義、中國價值、景德鎮特色新路子做出的戰略部署,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積極的現實意義。試驗區建設屬于新生事物,如何完善景德鎮陶瓷文化保護利用機制、推動陶瓷文化產業轉型升級等尚在探索實踐中。該成果的創新之處在于:一是拓展了已有研究領域,比較全面地梳理了三寶的制瓷歷史、逐漸沒落、曲折復興、浴火重生的發展脈絡;二是深化了陶瓷文化傳承創新研究的視角,系統闡述了三寶如何推動文化與經濟結合、科學與技術結合、傳承與創新結合、民族與世界結合,講好以陶瓷文化為特色的中國故事,使傳統陶瓷文化煥發出勃勃生機;三是探討了三寶未來發展路徑,提出了三寶應打造世界級旅游目的地、陶瓷設計之谷和科技之谷、景德鎮與世界對話的窗口等建設性意見。
成果價值
理論價值:該成果圍繞三寶陶瓷文化的發展脈絡、變遷歷程、曲折復興等進行系統研究,豐富了景德鎮陶瓷文化的理論體系,為深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創新研究提供了理論支撐。
社會價值:一是以三寶為樣本,深入研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中文化與旅游融合、文化與科技融合、文化交流與合作等實踐問題,系統總結了三寶“因瓷再興”的成功經驗,為景德鎮擁有同樣豐厚陶瓷文化底蘊的眾多古村落改革發展提供了重要借鑒;二是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創新發展的客觀規律和景德鎮建設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的歷史機遇,深入研究新時代三寶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基礎優勢、戰略規劃、實踐路徑等問題,為三寶未來發展提供了具有很強前瞻性、針對性、可行性的對策建議;三是在解碼三寶傳承創新發展秘鑰、謀劃三寶未來發展藍圖的基礎上,對高質量建設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進行思考,提出要以更高站位謀劃試驗區建設、以更大自信保護傳承陶瓷文化、以更嚴標準營造瓷都最優環境、以更深情懷構筑人才聚集高地、以更優方式彰顯陶瓷文化特質,為試驗區建設提供了參考。
成果社會反響
該成果獲得時任江西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書面肯定性批示。景德鎮珠山區委召開理論學習中心組集體學習會,專題學習省領導批示精神,研究貫徹落實意見。該成果為珠山區制定相關政策、招商引資等提供了依據和參考。景德鎮市、珠山區積極采納了成果有關建議,推動三寶發展實現新飛躍。
2021年10月28日,《光明日報》以《因瓷再興,這個古村落煥發“年輕態”》為題整版刊發該成果,人民日報客戶端、新華社客戶端、學習強國客戶端和人民網、中國經濟網、中國青年網等各級媒體轉載270余條,累計閱讀量達 130余萬次!督魃鐣茖W》2021年第8期,以《推動陶瓷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基于景德鎮三寶的調查》為題刊發該成果!督鳟媹蟆2022 年第1期,以《推動陶瓷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基于景德鎮三寶的調查》為題刊發該成果。
作者簡介

郭建暉,1963年6月生,廈門大學經濟學博士,復旦大學博士后,教授,F為江西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社會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主要研究方向為產業經濟、區域發展戰略、文化產業。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國家版權局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合作項目、江西省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江西省智庫研究重大項目多項。代表性論著有《認識CHINA 景德鎮講給世界聽的故事--世界瓷都》《認識CHINA 景德鎮講給世界聽的故事--瓷器中國》等。獲江西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二、三等獎多項。
《推動江西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策略建議》
由江西省科學院陳春林副研究員撰寫的研究報告《推動江西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策略建議》榮獲江西省第二十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成果簡介

該成果對江西工業經濟發展現狀進行摸底并對未來發展趨勢進行預判。研究從產業增長、產業集群、龍頭企業和研發力量多維視角出發,摸清我省工業產業發展宏觀現狀。研究發現,江西相對優勢制造業行業相對固定。傳統偏離份額分析法得到的相對優勢產業有: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非金屬礦物制品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等。動態偏離份額分析法得到的相對優勢產業有: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儀器儀表制造業。動態偏離份額經濟強度拓展分析法得到的相對優勢產業有: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家具制造業和專用設備制造業。
該成果指出,“十三五”以來,江西占絕對優勢地位的制造業細分行業不斷減少,雖整體產業結構更優化,但競爭力反而變弱。成果提出了江西省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策略和建議。針對江西工業經濟的可能爆發點,以科技決策參考快報形式開展跟蹤報送,針對半導體照明產業、生物經濟、無人機產業、機器人產業、先進陶瓷產業等,從國內外發展現狀、產業發展政策脈絡、政策動向以及典型經驗案例方面做了系統梳理。
成果創新之處:一是研究方法具有獨特性深度性。該成果研究方法獨辟蹊徑,運用傳統偏離份額分析法、動態偏離份額分析法及其經濟強度拓展分析法,對江西省近10年制造業細分行業的產業結構和競爭力進行定量分析,深度探析江西省制造業優勢產業變遷。二是研究視角具有新穎性科學性。從江西工業產業規模、工業產品產量、產業增長、產業集群、龍頭企業和研發力量等多個維度對江西工業經濟發展進行解讀、研判。
成果價值
理論價值:該成果對制造業產業結構和競爭力進行時空結合的定量分析,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
社會價值:(1)在建言獻策上,研究成果為省委省政府決策提供了參考。(2)在政策起草上,研究團隊圍繞產業發展、工業強基和科技創新領域主筆編制我省多個相關政策,且均已發布。(3)在交流合作上,通過與院士團隊合作掀起了研究江西工業經濟的熱潮。(4)在服務地方上,研究團隊以咨詢服務形式,為江西省工業和信息化研究院、江西省通訊終端產業技術研究院分別研制細分工業領域發展報告。(5)在媒體影響上,研究成果提升了社會大眾對我省工業經濟發展的關注。
成果社會反響
一是戰略影響上,核心成果和衍生成果均獲得省領導的多次肯定性批示。二是建言獻策上,獲相關單位采納應用證明。省工信廳在編制出臺的《江西省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的行動方案》《打造全國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高地實施方案(2022-2025年)》等文件中,吸納了研究報告中提出的一些策略和建議。三是政策起草上,主筆編制《江西省無人機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江西省人民政府關于貫徹落實<計量發展規劃(2021-2035年)>的實施意見》《吉安市“十四五”科技創新發展規劃》等系列政策文件。四是交流合作上,與院士團隊合作共研江西工業經濟。與戴瓊海院士及團隊合作《江西元宇宙產業發展與布局研究》,與王耀南院士及團隊合作《江西電子信息企業智能化轉型升級戰略研究》,與陳學東院士及團隊合作《江西省重點行業產業基礎創新發展研究》。五是以咨詢服務等形式服務地方工業經濟發展,被評為江西省科學院“2022年度產業特派團先進個人”。六是在《江西日報》發表《“四個聚焦”推動江西工業行穩致遠》《用數字化重塑“江西制造”輝煌》《聚力智能制造推動“兩化”深度融合》等文章,被人民資訊、江西手機報、今日頭條、財經頭條、大江網、搜狐網、人民日報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等轉載。七是論文發表上,出版論著一部,發表論文5篇,入選選編1篇。
作者簡介

陳春林,1986年9月出生,復旦大學經濟學博士,江西省科學院科技戰略研究所科技政策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員。主要從事科技政策、區域創新與產業發展方面研究工作。先后被聘為江西省情研究中心研究員、江西省社科聯省情研究特約研究員、江西省委辦公廳信息決策咨詢專家等。主持和參與完成省級以上項目30余項;獲得江西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4次,其中一等獎2次,獲得華東科學技術情報成果獎5次;發表學術文章20余篇,江西日報理論文章10余篇;出版獨著1部,合著4部;主筆的研究報告獲省領導肯定性批示50余次;配合廳局主筆起草各類政策文件10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