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第二十次社科優秀成果獎一等獎(智庫研究)推介(上)

來源:智庫建設與成果管理處  發布日期:2024-10-31 15:10   

《戰略性資源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發展系列調查報告》

       由南昌師范學院徐斌教授撰寫的《戰略性資源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發展系列調查報告》刊登于《江財智庫專報》,榮獲江西省第二十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成果簡介

       戰略性資源是涉及信息保密、非常稀缺、十分關鍵的資源。該系列調查報告把握了我國戰略性資源安全發展大趨勢,具有前瞻性和戰略性,也具有時代性和創新性,為我國戰略性資源供給風險治理提供了重要研究基礎,是我國戰略性資源供給風險治理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料,可豐富我國關于戰略性資源供給、產業升級、技術創新、貿易合作的歷史資料和文獻資料。

       該成果在分析中國戰略性資源產業鏈發展和供給安全的基礎上,探索中國戰略性資源產業鏈發展和供給安全政策支持體系,分別對稀土、鋰和銅等戰略性資源進行產業鏈發展和供給安全治理分析,結合不同的資源特點,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議,為保障中國戰略性資源供給安全提供實踐樣本。該成果的最終任務是提出有效的政策思路,設計可選的政策工具箱,促進政策體系化,為戰略性資源產業鏈發展和供給安全提供更具實效性和操作性的措施。

       該成果深化了中國戰略性資源的國際話語權研究,嘗試結合經濟、政治、資源、生態等多角度復合型構建我國戰略性資源國際話語體系。該成果設想通過對我國戰略性資源國際話語體系研究,試圖打破中美貿易摩擦對我國戰略性資源創新發展的封鎖,從關鍵資源著手,倒逼產業鏈升級,重構全球價值鏈分工體系,培育發展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群。

       成果價值

       理論價值:(1)可以拓展資源經濟學相關理論。該成果有利于豐富資源供給理論,創新中國戰略性資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理念,有利于解決資源合理配置與最優使用及其技術、環境的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等供給經濟學問題。(2)可以豐富資源產業結構與貿易格局等相關研究。該成果運用產業經濟學、國際貿易學、統計學等分析與評價戰略性資源供給風險及政策效果,有利于豐富資源產業結構理論,拓展和延伸創新驅動資源產業轉型升級理論;完善資源貿易理論,促進資源外交的新型發展。(3)有助于構建中國戰略性資源產業鏈風險識別、評價及預警機制。該成果通過研究中國戰略性資源產業鏈風險識別以及評估,并針對性地采取防御措施、降低風險,對促進資源合理利用及可持續發展提供理論依據。

       社會價值:(1)有助于保障中國戰略性資源供給安全。該成果研究戰略性資源產業鏈發展和供給安全,有利于更加清楚認識我國戰略性資源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了解戰略性資源是否存在供給風險隱患,建立戰略性資源安全評估體系,對中國現有的戰略性資源供給安全問題研究具有實踐價值。(2)有助于促進中國戰略性資源產業轉型升級。該成果深入探討中國戰略性資源產業發展路徑及模式,并結合戰略性資源供給具體特點和產業發展水平,提出具體可操作的治理政策建議,為我國戰略性資源產業轉型升級、創造發展提供參考。(3)該成果評估我國戰略性資源供給風險與應對策略,從國際貿易市場供需雙重視角剖析我國戰略性資源安全關鍵點與策略選擇,有助于增強我國在戰略性資源供給國際話語權。

       成果社會反響

       該成果多次獲得省級以上領導肯定性批示,部分內容通過《江西信息》《中國僑情專報》等上報中央領導參閱,并獲得2022年度中國僑聯僑情專報優秀提案。成果相關內容被轉發有關部門進行研討,制訂實施方案,對戰略性資源供給從產業鏈布局、創新體系構建、國際產業分工等方面進行指導,產生了積極社會反響。

       作者簡介

       徐斌,男,漢族,1978年生,江西南昌人,經濟學博士、管理科學與工程博士后,二級教授,南昌師范學院黨委委員、副校長。獲江西省青年井岡學者、江西省優秀共產黨員、江西省“新時代贛鄱先鋒”等稱號。獲批江西教育系統名師工作室、江西社會科學青年創新團隊。是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常務理事、全國經濟地理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工業經濟學會理事、江西省人大財經委咨詢專家、江西省政府研究室特約研究員。研究方向為區域產業經濟與資源創新管理。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等國家和省級項目20余項,發表學術論文80余篇,出版著作10余部。曾獲江西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三等獎。撰寫的70余篇調研報告獲省領導肯定性批示。

《新發展格局下加快推進“智聯江西”建設的策略建議系列智庫報告》

       由江西省科學院鄒慧研究員撰寫的《新發展格局下加快推進“智聯江西”建設的策略建議系列智庫報告》刊登于《2021江西智庫峰會研究成果匯編》等刊物,榮獲江西省第二十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成果簡介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加快建設數字中國,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督魇窠洕蜕鐣l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O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要深入推進國家“03專項”試點,加快網絡設施布局,豐富應用場景,推動與5G技術融合應用,加快構建集芯片、傳感器、無線模組、系統集成、終端研發制造、運營服務等核心產業于一體的全產業鏈,打造“智聯江西”。加快“智聯江西”建設是推動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的重要抓手,是江西打造全國數字經濟產業高地的重大舉措。

       該成果聚焦數字中國戰略部署,綜合研判以“智聯江西”為突破口,助推江西數字化發展,探索形成新發展格局的必要性、緊迫性與比較優勢,系統梳理發展成效,深度剖析瓶頸問題,圍繞全社會智慧連接、全產業鏈智慧應用、全省綜合智慧治理目標,創新提出加快推進“智聯江西”建設的主要任務、重點項目和策略建議,全面系統闡釋和回答了為什么、是什么、怎么辦三大關鍵核心問題。

       成果價值

       該成果進一步深化和拓展了“智聯江西”概念內涵、頂層架構及實施路徑,并被廣泛應用于省、市(廳)、縣(區)三級政府文件,是對智力成果轉化形式的有益探索,也是推進政策方案落地生效的生動實踐,為構建立足江西實踐發展的數字經濟理論體系、提升應用價值奠定了堅實基礎。

       成果社會反響

       依托該成果形成了《“智聯江西”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21-2023年)》,并以省政府辦公廳名義下發給各市、縣(區)及各部門,先后累計獲得省領導肯定性批示22人次,有力支撐省、市(廳)、縣(區)三級政府出臺有關政策文件近10份。以該研究成果為紐帶,組織承辦了兩屆江西智庫峰會暨國家級大院大所產業技術及高端人才進江西活動、數字經濟背景下江西電子信息創新發展高峰論壇,先后邀請12位院士以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信通院、北京郵電大學、TD產業聯盟、通信標準化協會等10余位國內知名專家,為“智聯江西”、智聯產業、數字化轉型和智慧治理等領域把脈問診、建言獻策,全面提升了“智聯江西”品牌影響力,進一步為江西省數字化發展戰略提供有力支撐。論壇被中國工程院知領平臺、江西新聞、贛鄱云、省際聯播等70家融媒體全程直播報道,線上線下參會人數突破80余萬,引發良好社會反響。

       作者簡介

       鄒慧,1967年2月生,現任中國工程科技發展戰略江西研究院副院長,江西省科學院科技戰略研究所名譽所長,研究員。長期從事科技管理、科技政策、科技戰略研究工作,兼任國際科學院協會科學與科學學學會委員,《Science and Science of Science》《科技中國》雜志編委,全國地方科技智庫聯盟副理事長,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區域創新專業委員會委員。入選國家社科基金同行評議專家、江西省省情研究首席專家、江西省科技創新智庫專家、江西省委辦公廳信息決策咨詢專家。近年來,承擔國家級、省級重點科研項目58項,執筆完成的52份研究報告獲省領導批示109次,多項成果被省級有關部門采納應用,推動系列政策建議變為決策部署。先后榮獲省級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11項(其中一等獎3項)、華東地區科學技術情報成果獎17項,發表核心期刊論文及省級理論文章20余篇,出版論著10部。榮獲全國巾幗建功標兵、2019年度江西省三八紅旗手、2021年度江西省三八紅旗手標兵等榮譽稱號。

《緊抓全球稀土格局巨變契機,全力做大做強我省稀土全產業鏈》

       由贛南科技學院賴丹教授撰寫的研究報告《緊抓全球稀土格局巨變契機,全力做大做強我省稀土全產業鏈》刊登在《2022江西智庫峰會研究成果匯編》,榮獲江西省第二十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成果簡介

       由于“雙碳”戰略實施疊加美西方重構稀土供應鏈行動,稀土原料價格大幅度上漲。此次價格上漲背后的緣由與2011年截然不同,其供求關系變化將對全球未來稀土格局產生深遠影響。作為稀土資源大省,江西應搶抓契機,全方位塑造稀土全產業鏈競爭新優勢,以真正實現稀土資源大省向稀土產業強省轉變。為此,該成果全面客觀分析了全球稀土產業鏈格局演變狀況及特征,深入探析了全球稀土格局巨變下江西稀土產業鏈現狀,精準提出了搶抓機遇做大做強江西稀土全產業鏈政策建議。

       成果創新之處:一是研究思路上的創新。考慮到稀土產業發展歷史的特殊性,采用逆向路徑升級思路,由稀土產業鏈的終端先確定稀土高端應用的發展領域,再到研究發展何種稀土功能材料以支持相應稀土高端應用領域發展,進而研究發展何種稀土冶煉分離產品才能滿足稀土功能材料的要求,如此不斷向稀土產業鏈前端推移。二是研究內容上的創新。基于產業鏈視角,重點分析了我省稀土產業發展現狀,立足我省稀土產業鏈比較優勢和劣勢,從延鏈、強鏈、補鏈、穩鏈四大方向出發,圍繞稀土全產業鏈加強頂層設計,推動稀土全產業鏈持續發力,重塑江西稀土產業輝煌。三是研究方法上的創新。稀土開采、冶煉分離等前端產業發展受到較大資源與環境約束,而稀土功能材料及其后端應用產業發展則對技術創新依賴度很高。該研究將稀土全產業鏈發展置于環境可行、技術可行和經濟可行三維視角下綜合考量,并通過開展大量實地調研、參加各類學術交流會議、舉辦不同專題座談會等方式,獲取全國以及我省稀土產業鏈發展相關數據,在此基礎上結合產業經濟政策、區域協調發展等理論,提出相應發展戰略,研究方法更加科學,研究結論更加可靠,同時符合市場要求。

       成果價值

       理論價值:豐富和完善了產業鏈及其延伸的經濟理論。該成果基于“雙碳”戰略實施及全球稀土格局劇變背景,是我省稀土全產業鏈延伸問題研究的高度濃縮,屬于特色突出的原創性成果。

       社會價值:為我省稀土全產業鏈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指明了方向和實現路徑。研究成果被省委、省政府實際執行部門采納并納入政策性文件,發揮了較高決策參考價值;該成果支撐了多篇學術論文的發表,并被稀土學界、業界所認可的“稀土在線”微信公眾號全文轉載,在稀土產業發展領域具有較高學術影響力。

       成果社會反響

       該成果獲得兩位省領導肯定性批示,直接為江西稀土產業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提供決策參考。省發改委、省工信廳、省科技廳等部門進行了具體落實,贛州市相關部門成立工作專班,加力推進政策建議轉化為決策應用。該成果收錄于《2022江西智庫峰會研究成果匯編》,相關研究論文發表在《科技導報》《科學決策》等期刊。該成果還獲得贛州市社科優秀成果獎一等獎,學術影響力較為廣泛。

       作者簡介

       賴丹,女,江西瑞金人。贛南科技學院教授,省重點高端智庫有色金屬產業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博士生導師。擔任中國有色金屬學會會計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稀土學會環境經濟與政策專業委員會委員、江西省省情研究特聘專家、江西省委辦公廳信息決策咨詢專家。長期從事有色金屬尤其是稀土產業發展戰略研究,出版《稀土資源與環境稅收政策研究》等論著,編寫《中國稀土產業發展戰略研究報告》,發表CSSCI及核心期刊論文40余篇;主持、參與國家課題9項,主持完成省部級課題20余項;獲江西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中國智庫索引(CTTI)智庫優秀成果一等獎等省部級獎勵9項;近年向中辦、國辦、相關部委、江西省提交了20余份研究報告,均得到國家及省部級領導肯定性批示,相關政策建議被決策部門采納。

(編輯:熊文瑾)

版權所有:江西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贛ICP備06007514號 贛ICP備1007824號-1

地  址:江西南昌洪都北大道649號  郵  編:330077  聯系電話:0791-88595983

国产高清美女一级毛片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