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第二十次社科優秀成果獎一等獎(管理學)推介(下)
來源:智庫建設與成果管理處 發布日期:2024-10-15 10:10
《中國戰略性礦產資源國家安全評估與預警系統研究(2020-2050)》
由江西理工大學鄭明貴教授所著《中國戰略性礦產資源國家安全評估與預警系統研究(2020-2050)》一書,2022年4月由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榮獲江西省第二十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成果簡介
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戰略安排下,中國經濟持續保持穩定增長趨勢,大多數戰略性礦產資源的需求不斷增加,進口依存度超過50%的國際警戒線,未來供需矛盾依然尖銳,戰略性礦產資源國家安全存在較大風險。因此,亟需研究一套中國戰略性礦產資源國家安全評估與預警系統,為戰略性礦產資源國家安全管理提供必要的決策支持方法、模型與政策制定依據。同時,由于中國戰略性礦產資源的特征不同,其影響因素也具有特殊性,在需求情景分析、評估與預警指標的選取以及研究方法方面也應具有差異性。
該成果首先厘清了礦產資源國家安全的理論基礎、定義、影響因素、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方法;厘清了戰略性礦產資源的內涵,給出了中國戰略性礦產資源的定義及其應具備的主要特征。其次,構建了2020-2050年中國戰略性礦產資源供需情景數學模型,并以金屬礦產資源(銅、鋁、鐵、稀土)、能源礦產資源(天然氣和石油)和非金屬礦產資源(鉀鹽)等7個礦種為例進行應用。第三,建立了符合戰略性礦產資源第三個特征的國家安全評估與預警指標體系,適用于銅、鋁、鐵、天然氣、石油和鉀鹽等礦產資源;建立了符合戰略性礦產資源第二個特征的國家安全評估與預警指標體系,適用于稀土等礦產資源。第四,對中國戰略性礦產資源國家安全進行評估,并對2020-2050年國家安全進行預警。第五,提出了中國戰略性礦產資源安全恢復戰略以及保障國家安全政策制定的相關建議。
成果價值
理論價值:該成果可以為戰略性礦產資源國家安全評估與預警研究提供理論與方法支持,推進了戰略性礦產資源國家安全評估與預警系統的學科前沿,豐富并發展了國家安全評估與預警的理論與方法。
社會價值:為中國戰略性礦產資源國家安全管理提供情景預測結果、評估與預警結果、安全恢復戰略與政策建議等應用支持,有利于提升中國戰略性礦產資源調控力、轉型驅動力、資源配置力和產業競爭力,有利于科學制定國家礦產資源戰略規劃,可以為2020-2050年中國戰略性礦產資源的法律法規及政策制定提供參考依據;可以為不同時期的海內外礦產資源開發戰略制定提供指導,同時可以為金融機構等制定相關投資政策提供參考依據。
成果社會反響
該成果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8AGL002)主體成果,先后被經濟科學出版社微信公眾號、百度百科等重點推介,被重慶市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列為7本與礦產資源相關的重點書籍之一進行推薦。30余篇相關成果陸續在《天然氣工業》《資源科學》《地球科學進展》等高水平期刊發表并被同行大量引用轉載,其中《中國2020-2030年石油資源需求情景預測》一文被評為2022年度《地球科學進展》高影響力優秀論文,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反響。2019年6月,財新網對成果第一完成人進行專訪,并在《稀土,為什么重要?》專題報道中大量引用本成果觀點;2019年7月,呈報工業和信息化部的《關于搭建互聯網+中國稀土產業管控系統的建議報告》獲得高度評價;2020年至今,贛州稀土礦業公司、中鋁山東分公司、中廣核鈾業公司等分別邀請成果第一完成人做專題講座,成果第一完成人先后在第九屆、第十屆黃金科學技術論壇作相關礦種的大會主題報告,獲得較好評價。
作者簡介
鄭明貴,1978年11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江西省青年井岡學者,校清江拔尖人才,F任江西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礦業貿易與投資、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負責人,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通訊評審專家,中國軟科學研究會理事、江西省管理學會常務理事、《黃金科學技術》雜志編委。長期從事資源經濟、產業安全、戰略管理等領域研究工作。主持承擔了3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7項省部級項目以及40余項橫向項目研究工作。近年來在《管理評論》《資源科學》《軟科學》《天然氣工業》等重要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多篇論文被《人大復印報刊資料》《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國研網等轉載或收錄;出版教材9部、學術著作10部;獲江西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二等獎,中國自然資源學會優秀論文獎一等獎等9項。
《Core, shapley value, nucleolus and nash bargaining solution: a survey of recent developments and applications in operations management》
由江西財經大學羅春林教授撰寫的論文《Core, shapley value, nucleolus and nash bargaining solution: a survey of recent developments and applications in operations management》發表在《Omega-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Science》2022年第110卷,榮獲江西省第二十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成果簡介
該成果主要綜述了合作博弈理論中最常用的核 (core)、夏普利值(Shapley value)、核仁(nucleolus) 和納什討價還價(Nash bargaining solution)近年來最新理論進展及其在運營管理中的應用,并提出了該領域未來研究的一些重要問題。首先,從理論層面綜述了核、夏普利值、核仁、納什討價還價解的最新理論研究成果,進而從確定性合作博弈模型和隨機性合作博弈模型分析了合作博弈理論的最新實踐應用;最后,根據該學科發展規律、現實實踐需要以及作者對該領域的理解與把握,提出了合作博弈理論與應用研究的一些重要研究問題,包括:競爭與合作共存的合作策略研究、考慮多產品并存的企業間合作問題、考慮時間跨度的動態合作問題、多對多的企業群之間合作、多個穩定分配方案的最終選擇問題、夏普利值的穩定性研究問題、核仁的算法求解問題、廣義合作博弈解的理論與應用研究等。
成果創新之處:該成果研究了合作博弈理論最新進展,將零散的合作博弈新貢獻匯集成了一個完整體系;根據現實問題中確定性合作或隨機性合作、企業間水平型合作或上下垂直型合作,對合作博弈在運營管理中的最新應用進行了梳理分析,從而為合作博弈的推廣應用提供了借鑒參考;根據合作博弈理論的發展趨勢和現實實踐的迫切需要,提出了一些合作博弈的重要研究問題,如競爭與合作共存的合作策略研究等。
成果價值
理論價值:合作博弈理論在二戰后取得了飛速發展,而當今社會的競爭與合作越來越深入、復雜,需要更加完善的合作博弈理論來幫助解決更加復雜的競爭與合作問題。該成果綜述的合作博弈理論最新研究進展將零散的合作博弈新貢獻匯集成了一個體系,其中也包括作者發表在《Management Science》上合作博弈研究的理論貢獻,同時針對合作博弈理論與實踐的發展趨勢,提出的一些重要研究問題,這些成果對豐富合作博弈理論體系有著重要的理論價值。
社會價值:合作的目的是為了實現合作者共贏,合作博弈就是研究為了實現合作者共贏對合作成果進行分配的問題,合理有效的分配方案才能維持合作的可持續發展。當今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生產規模越來越大,企業之間的合作越來越深,呈現的新問題越來越多,需要更加契合新問題的合作博弈理論與方法來解決當今現實問題。成果綜述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提出的研究問題正好有助于解決實際的合作實踐問題,具有非常明確的社會價值。
成果社會反響
該成果發表后被SCI/SSCI(一區)雙檢索,被《Energy Economics》等重要期刊論文引用28次,論文第一作者和第二作者以該成果和該成果中合作博弈方法為基礎申請的1個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和2個國家自科基金面上項目均成功獲得立項資助。
作者簡介
羅春林,男,江西都昌人,江西財經大學信息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后合作導師,江西省青年井岡學者,江西財經大學青年學科帶頭人。主要從事物流與供應鏈管理、博弈理論及應用、信息經濟學等研究,目前主持國家自科基金面上項目1項,主持完成國家自科基金地區項目2項,研究成果主要發表在《Management Science》《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Omega》《管理科學學報》等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上。先后獲得江西財經大學青年教師教學獎、金牌主講教師、教學十佳、十大研究生導師等榮譽。
《體驗店模式下的在線零售商定價、促銷與協調機制研究》
由江西財經大學金亮副教授撰寫的系列論文《體驗店模式下的在線零售商定價、促銷與協調機制研究》先后發表在《中國管理科學》2020年第6期、第8期和2022年第6期,榮獲江西省第二十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成果簡介
電商作為數字經濟的核心表征,在我國數字經濟戰略布局當中的地位舉足輕重,是產業數字化的重要切入點和主要推動者。該成果基于消費者、在線零售商、電商供應鏈合作伙伴等多個視角,圍繞體驗店模式下在線零售商的運營優化與合作問題展開詳細論述。成果主要觀點有:(1)電商促銷可能會加劇產品退貨給在線零售商造成的不利影響;(2)電商有動機引入體驗店模式,且該模式中的消費者行為更加復雜,存在消費者的渠道遷移行為;(3)電商引入體驗店模式能給電商供應鏈合作伙伴、電商供應鏈系統帶來正外部性。
成果創新之處:(1)構建了考慮消費者退貨、渠道偏好、跨渠道購買等行為影響的效用函數或預期效用函數,為多渠道零售模式和全渠道零售模式的相關研究開拓新視角。(2)構建了渠道差異化和不對稱信息情形下的多渠道協同決策模型,研究體驗店模式下的渠道整合與協同決策這一新問題。(3)綜合運用博弈論、運籌學、扎根理論等理論和方法,構建理論模型對體驗店模式下的在線零售商運營優化與合作問題進行量化研究,又通過案例分析對理論結果進行檢驗,提出新觀點與政策建議。
成果價值
理論價值:首先,基于消費者效用理論研究在線零售商體驗店模式選擇及其價值,為O2O模式和全渠道零售模式研究提供了有效的理論基礎和分析框架。其次,基于消費者行為來研究體驗店模式下的運營優化、渠道整合與合作問題,豐富和發展了現有有關消費者行為、渠道管理等方面的理論成果。
社會價值:一是明確在線零售商引入體驗店模式的時機和價值,為在線零售商的體驗店運營實踐提供指導。二是提升體驗店模式下的線上、線下渠道協同運營效率,為在線零售商實現更高效的渠道協同提供決策參考。
成果社會反響
該成果被《中國管理科學》《管理工程學報》等權威期刊引用68次,下載近4000次。成果中的系列論文均獲得中國物流學術年會優秀論文獎,依托該成果成功立項國家自科基金青年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江西省社科基金項目;基于該成果的深入研究,作者在《南開管理評論》《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Computers & Industrial Engineering》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0多篇,并多次入選《中國管理科學》《管理學報》等期刊優秀評審專家。
作者簡介
金亮,1989年8月生,男,江西奉新人,管理學博士,F為江西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數字經濟、博弈論與信息經濟學研究。近五年,先后主持國家自科基金、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3項,江西省社科基金、自科基金、教育科學規劃重點課題及其他省部級項目8項,出版論著3部,在《南開管理評論》《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中國管理科學》《管理評論》《Computers & Industrial Engineering》《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等國內外主流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40余篇,多篇論文被《人大復印資料》轉載。獲得江西省第二十次社科優秀成果獎一等獎1項。擔任國家自科基金通訊評審專家、江西省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專利、商標、地理標志)保護專家委員會專家,入選江西省“雙千計劃”首批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青年)。
(編輯:熊文瑾)
《中國戰略性礦產資源國家安全評估與預警系統研究(2020-2050)》
由江西理工大學鄭明貴教授所著《中國戰略性礦產資源國家安全評估與預警系統研究(2020-2050)》一書,2022年4月由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榮獲江西省第二十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成果簡介
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戰略安排下,中國經濟持續保持穩定增長趨勢,大多數戰略性礦產資源的需求不斷增加,進口依存度超過50%的國際警戒線,未來供需矛盾依然尖銳,戰略性礦產資源國家安全存在較大風險。因此,亟需研究一套中國戰略性礦產資源國家安全評估與預警系統,為戰略性礦產資源國家安全管理提供必要的決策支持方法、模型與政策制定依據。同時,由于中國戰略性礦產資源的特征不同,其影響因素也具有特殊性,在需求情景分析、評估與預警指標的選取以及研究方法方面也應具有差異性。
該成果首先厘清了礦產資源國家安全的理論基礎、定義、影響因素、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方法;厘清了戰略性礦產資源的內涵,給出了中國戰略性礦產資源的定義及其應具備的主要特征。其次,構建了2020-2050年中國戰略性礦產資源供需情景數學模型,并以金屬礦產資源(銅、鋁、鐵、稀土)、能源礦產資源(天然氣和石油)和非金屬礦產資源(鉀鹽)等7個礦種為例進行應用。第三,建立了符合戰略性礦產資源第三個特征的國家安全評估與預警指標體系,適用于銅、鋁、鐵、天然氣、石油和鉀鹽等礦產資源;建立了符合戰略性礦產資源第二個特征的國家安全評估與預警指標體系,適用于稀土等礦產資源。第四,對中國戰略性礦產資源國家安全進行評估,并對2020-2050年國家安全進行預警。第五,提出了中國戰略性礦產資源安全恢復戰略以及保障國家安全政策制定的相關建議。
成果價值
理論價值:該成果可以為戰略性礦產資源國家安全評估與預警研究提供理論與方法支持,推進了戰略性礦產資源國家安全評估與預警系統的學科前沿,豐富并發展了國家安全評估與預警的理論與方法。
社會價值:為中國戰略性礦產資源國家安全管理提供情景預測結果、評估與預警結果、安全恢復戰略與政策建議等應用支持,有利于提升中國戰略性礦產資源調控力、轉型驅動力、資源配置力和產業競爭力,有利于科學制定國家礦產資源戰略規劃,可以為2020-2050年中國戰略性礦產資源的法律法規及政策制定提供參考依據;可以為不同時期的海內外礦產資源開發戰略制定提供指導,同時可以為金融機構等制定相關投資政策提供參考依據。
成果社會反響
該成果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8AGL002)主體成果,先后被經濟科學出版社微信公眾號、百度百科等重點推介,被重慶市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列為7本與礦產資源相關的重點書籍之一進行推薦。30余篇相關成果陸續在《天然氣工業》《資源科學》《地球科學進展》等高水平期刊發表并被同行大量引用轉載,其中《中國2020-2030年石油資源需求情景預測》一文被評為2022年度《地球科學進展》高影響力優秀論文,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反響。2019年6月,財新網對成果第一完成人進行專訪,并在《稀土,為什么重要?》專題報道中大量引用本成果觀點;2019年7月,呈報工業和信息化部的《關于搭建互聯網+中國稀土產業管控系統的建議報告》獲得高度評價;2020年至今,贛州稀土礦業公司、中鋁山東分公司、中廣核鈾業公司等分別邀請成果第一完成人做專題講座,成果第一完成人先后在第九屆、第十屆黃金科學技術論壇作相關礦種的大會主題報告,獲得較好評價。
作者簡介

鄭明貴,1978年11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江西省青年井岡學者,校清江拔尖人才,F任江西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礦業貿易與投資、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負責人,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通訊評審專家,中國軟科學研究會理事、江西省管理學會常務理事、《黃金科學技術》雜志編委。長期從事資源經濟、產業安全、戰略管理等領域研究工作。主持承擔了3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7項省部級項目以及40余項橫向項目研究工作。近年來在《管理評論》《資源科學》《軟科學》《天然氣工業》等重要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多篇論文被《人大復印報刊資料》《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國研網等轉載或收錄;出版教材9部、學術著作10部;獲江西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二等獎,中國自然資源學會優秀論文獎一等獎等9項。
《Core, shapley value, nucleolus and nash bargaining solution: a survey of recent developments and applications in operations management》
由江西財經大學羅春林教授撰寫的論文《Core, shapley value, nucleolus and nash bargaining solution: a survey of recent developments and applications in operations management》發表在《Omega-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Science》2022年第110卷,榮獲江西省第二十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成果簡介
該成果主要綜述了合作博弈理論中最常用的核 (core)、夏普利值(Shapley value)、核仁(nucleolus) 和納什討價還價(Nash bargaining solution)近年來最新理論進展及其在運營管理中的應用,并提出了該領域未來研究的一些重要問題。首先,從理論層面綜述了核、夏普利值、核仁、納什討價還價解的最新理論研究成果,進而從確定性合作博弈模型和隨機性合作博弈模型分析了合作博弈理論的最新實踐應用;最后,根據該學科發展規律、現實實踐需要以及作者對該領域的理解與把握,提出了合作博弈理論與應用研究的一些重要研究問題,包括:競爭與合作共存的合作策略研究、考慮多產品并存的企業間合作問題、考慮時間跨度的動態合作問題、多對多的企業群之間合作、多個穩定分配方案的最終選擇問題、夏普利值的穩定性研究問題、核仁的算法求解問題、廣義合作博弈解的理論與應用研究等。
成果創新之處:該成果研究了合作博弈理論最新進展,將零散的合作博弈新貢獻匯集成了一個完整體系;根據現實問題中確定性合作或隨機性合作、企業間水平型合作或上下垂直型合作,對合作博弈在運營管理中的最新應用進行了梳理分析,從而為合作博弈的推廣應用提供了借鑒參考;根據合作博弈理論的發展趨勢和現實實踐的迫切需要,提出了一些合作博弈的重要研究問題,如競爭與合作共存的合作策略研究等。
成果價值
理論價值:合作博弈理論在二戰后取得了飛速發展,而當今社會的競爭與合作越來越深入、復雜,需要更加完善的合作博弈理論來幫助解決更加復雜的競爭與合作問題。該成果綜述的合作博弈理論最新研究進展將零散的合作博弈新貢獻匯集成了一個體系,其中也包括作者發表在《Management Science》上合作博弈研究的理論貢獻,同時針對合作博弈理論與實踐的發展趨勢,提出的一些重要研究問題,這些成果對豐富合作博弈理論體系有著重要的理論價值。
社會價值:合作的目的是為了實現合作者共贏,合作博弈就是研究為了實現合作者共贏對合作成果進行分配的問題,合理有效的分配方案才能維持合作的可持續發展。當今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生產規模越來越大,企業之間的合作越來越深,呈現的新問題越來越多,需要更加契合新問題的合作博弈理論與方法來解決當今現實問題。成果綜述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提出的研究問題正好有助于解決實際的合作實踐問題,具有非常明確的社會價值。
成果社會反響
該成果發表后被SCI/SSCI(一區)雙檢索,被《Energy Economics》等重要期刊論文引用28次,論文第一作者和第二作者以該成果和該成果中合作博弈方法為基礎申請的1個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和2個國家自科基金面上項目均成功獲得立項資助。
作者簡介

羅春林,男,江西都昌人,江西財經大學信息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后合作導師,江西省青年井岡學者,江西財經大學青年學科帶頭人。主要從事物流與供應鏈管理、博弈理論及應用、信息經濟學等研究,目前主持國家自科基金面上項目1項,主持完成國家自科基金地區項目2項,研究成果主要發表在《Management Science》《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Omega》《管理科學學報》等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上。先后獲得江西財經大學青年教師教學獎、金牌主講教師、教學十佳、十大研究生導師等榮譽。
《體驗店模式下的在線零售商定價、促銷與協調機制研究》
由江西財經大學金亮副教授撰寫的系列論文《體驗店模式下的在線零售商定價、促銷與協調機制研究》先后發表在《中國管理科學》2020年第6期、第8期和2022年第6期,榮獲江西省第二十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成果簡介
電商作為數字經濟的核心表征,在我國數字經濟戰略布局當中的地位舉足輕重,是產業數字化的重要切入點和主要推動者。該成果基于消費者、在線零售商、電商供應鏈合作伙伴等多個視角,圍繞體驗店模式下在線零售商的運營優化與合作問題展開詳細論述。成果主要觀點有:(1)電商促銷可能會加劇產品退貨給在線零售商造成的不利影響;(2)電商有動機引入體驗店模式,且該模式中的消費者行為更加復雜,存在消費者的渠道遷移行為;(3)電商引入體驗店模式能給電商供應鏈合作伙伴、電商供應鏈系統帶來正外部性。
成果創新之處:(1)構建了考慮消費者退貨、渠道偏好、跨渠道購買等行為影響的效用函數或預期效用函數,為多渠道零售模式和全渠道零售模式的相關研究開拓新視角。(2)構建了渠道差異化和不對稱信息情形下的多渠道協同決策模型,研究體驗店模式下的渠道整合與協同決策這一新問題。(3)綜合運用博弈論、運籌學、扎根理論等理論和方法,構建理論模型對體驗店模式下的在線零售商運營優化與合作問題進行量化研究,又通過案例分析對理論結果進行檢驗,提出新觀點與政策建議。
成果價值
理論價值:首先,基于消費者效用理論研究在線零售商體驗店模式選擇及其價值,為O2O模式和全渠道零售模式研究提供了有效的理論基礎和分析框架。其次,基于消費者行為來研究體驗店模式下的運營優化、渠道整合與合作問題,豐富和發展了現有有關消費者行為、渠道管理等方面的理論成果。
社會價值:一是明確在線零售商引入體驗店模式的時機和價值,為在線零售商的體驗店運營實踐提供指導。二是提升體驗店模式下的線上、線下渠道協同運營效率,為在線零售商實現更高效的渠道協同提供決策參考。
成果社會反響
該成果被《中國管理科學》《管理工程學報》等權威期刊引用68次,下載近4000次。成果中的系列論文均獲得中國物流學術年會優秀論文獎,依托該成果成功立項國家自科基金青年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江西省社科基金項目;基于該成果的深入研究,作者在《南開管理評論》《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Computers & Industrial Engineering》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0多篇,并多次入選《中國管理科學》《管理學報》等期刊優秀評審專家。
作者簡介

金亮,1989年8月生,男,江西奉新人,管理學博士,F為江西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數字經濟、博弈論與信息經濟學研究。近五年,先后主持國家自科基金、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3項,江西省社科基金、自科基金、教育科學規劃重點課題及其他省部級項目8項,出版論著3部,在《南開管理評論》《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中國管理科學》《管理評論》《Computers & Industrial Engineering》《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等國內外主流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40余篇,多篇論文被《人大復印資料》轉載。獲得江西省第二十次社科優秀成果獎一等獎1項。擔任國家自科基金通訊評審專家、江西省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專利、商標、地理標志)保護專家委員會專家,入選江西省“雙千計劃”首批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