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第二十次社科優秀成果獎 一等獎(體育學)推介

來源:智庫建設與成果管理處  發布日期:2024-09-05 15:09   

《我國“三大球”后備人才培養路徑協同優化研究》

       由江西師范大學賀新奇教授所著《我國“三大球”后備人才培養路徑協同優化研究》一書,2022年4月由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出版,榮獲江西省第二十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成果簡介

       該成果的主要內容包括我國體育后備人才培養路徑歷史形態特征分析,我國體育后備人才培養路徑優化的理論基礎,各種體育后備人才培養模式的取舍,我國 “三大球” 后備人才培養路徑優化意義與緊迫性的再認識,“三大球” 后備人才培養路徑協同優化理念,我國足球后備人才培養路徑優化探討以及新型足球后備人才培養路徑對籃球與排球運動的啟示。

       成果的核心觀點與創新之處:(1)“三大球”后備人才在成材周期、競技能力結構、成材可預測性、訓練組織形式、訓練成本、潛在數量等方面具備相似特征,決定了其培養工作優化方向與路徑的一致性與可復制性。(2)“三大球”后備人才培養路徑協同優化方向有政府與社會相互結合、計劃與市場相結合、教育與體育相結合、學校與青訓機構相結合、普及與提高相結合、國情與國外成功經驗相結合。(3)校內班級聯賽是校園足球健康目標與素質教育目標的最佳載體,是普及工作的主要抓手。試點學校精品足球隊是競技目標的最佳載體,是提高工作的主要抓手。(4)試點學校精品足球隊建設,應堅持以下原則:年齡段設置精細化,滾動發展,場地、經費、教練員等訓練資源最優化配置,以點帶面,規模適度,多次選材與定期淘汰,與校外模式融合。(5)校園足球師資隊伍建設而言,職前培育是長久之計,足球師資也要從娃娃抓起。目前,師資數量問題不是突出問題,區分“普及”履職與“提高”履職情況,針對而有效地激勵,才是化解師資問題、提高師資質量的根本之計。

       成果價值

       理論價值:該成果論證并提出了一些有學術價值的觀點,包括不同運動項群后備人才的學訓矛盾有所不同,其培養模式宜區別對待;學訓矛盾只能緩解而不能消除,隨著年齡與訓練階段的遞進而越來越突出;試點中小學精品足球隊屬于精英教育,經費籌措應堅持計劃與市場相結合的原則;校園足球應堅持中間擴散型管理體制,實現地方自治。

       社會價值:該成果論證并提出的一些觀點可直接成為各個學校、省市乃至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決策、實踐的重要參考。如:中國足球的希望,需要由義務教育階段的校園足球、高中起點的青訓足球與義務教育階段的社會足球共同承載。

       成果社會反響

       “三大球”尤其是足球運動的振興,牽動著億萬青少年家長與國家領導人的心,關于“三大球”乃至所有體育項目后備人才培養工作,相關文獻可謂汗牛塞屋,政府文件也林林總總,該成果構建了科學的、合理的、可持續發展的后備人才成長路徑,已經被調查對象認可,并正在以點帶面輻射開來。該著作是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我國“三大球”后備人才培養路徑協同優化研究》的研究成果,已經順利通過評審并結題。該成果繼承并升華了作者十余篇論文的多個觀點,相關論文被引證720次,其中,《我國校園足球若干問題再探討》一文被引323次。該成果被江西省足球協會認可,為青少年足球后備人才培養工作的進一步開展提供了理論依據。

       作者簡介

       賀新奇,1973年10月生,博士,江西師范大學教授,體育學院執行院長。多年來,致力于體育領域“存在者”“暫時遮蔽”現象研究,綜合質性研究與量化研究的不同靶向功效以及“在場”聚焦競技項目本質特征、致勝規律、發展態勢,追溯其文化淵源與歷程,探討項目競技文化內涵、后備人才塑造在理論與實踐層面的“解蔽”之徑。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2項,出版專著2部,在《北京體育大學學報》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督-學-賽-導-創五環融合的體育教育專業育人模式探索與實踐》獲江西師范大學教學成果獎二等獎,曾榮獲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師、江西師范大學十佳百優教師、優秀研究生導師等榮譽稱號。

(編輯:熊文瑾)

版權所有:江西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贛ICP備06007514號 贛ICP備1007824號-1

地  址:江西南昌洪都北大道649號  郵  編:330077  聯系電話:0791-88595983

国产高清美女一级毛片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