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當前的位置 : 江西社科網 > 基地建設 > “學思想 見行動”基地成果展
“學思想 見行動”基地成果展 |劉成坤:《城市能否因“智慧”而“綠色包容”?——基于中國智慧城市試點的準自然實驗》
來源:學術中心 發布日期:2024-08-20 15:08
由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江西省經濟預測與決策研究中心(江西財經大學)劉成坤撰寫的論文《城市能否因“智慧”而“綠色包容”?——基于中國智慧城市試點的準自然實驗》,發表在《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24年第1期。
成果簡介
主要內容與核心觀點:(1)基于中國城市層面的面板數據,采用多期雙重差分法研究了智慧城市試點政策對中國包容性綠色增長的影響。(2)智慧城市試點對包容性綠色增長產生了顯著影響,且其影響存在明顯的地區異質性,具體表現為在東部地區、西部地區均產生了顯著的積極影響,在東北地區則產生了顯著的消極影響,在中部地區的影響則不顯著。(3)智慧城市試點政策具有顯著的空間溢出效應,其能夠顯著促進鄰近非試點地區的經濟增長和綠色增長,但是僅能顯著促進鄰近試點地區的經濟增長。
創新之處:(1)基于理論分析和實證研究,從事后分析的視角系統識別智慧城市試點對包容性綠色增長的影響,豐富了智慧城市和包容性綠色增長的研究體系。(2)考慮到空間因素對政策實施的影響,運用空間雙重差分方法,滿足了獨立性假設,得出的研究結論更加可靠。(3)將研究對象擴展到地級及以上城市層面,并且基于包容性綠色增長的理論內涵對指標體系進行構建及測度。
成果價值
理論價值:該成果從經濟增長、包容性增長和綠色增長等三個維度,共選取36個變量構建包容性綠色增長綜合指標體系,選用定基極差熵權法對地級市層面的包容性綠色增長水平進行測算。在此基礎上,通過構建雙重差分模型研究智慧城市試點對包容性綠色增長的影響,同時深入探討了政策效應的子系統路徑、區位異質性和空間溢出效應。研究結果對于推動高質量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和參考價值。
應用價值:該成果認為,為了充分發揮智慧城市建設對包容性綠色增長的推動作用,一是智慧城市對包容性增長的影響還尚未凸顯,智慧城市建設應更加重視促進包容性增長;二是智慧城市試點對包容性綠色增長的影響存在區域異質性,政府應因地制宜地開展政策試點實施工作;三是合理分配創新要素和資源,避免“馬太效應”的擴散,鼓勵地區間的經驗交流以及推動創新要素和資源的合理流動。
作者簡介
劉成坤,男,1990年生,江西贛州人,經濟學博士,江西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江西省經濟預測與決策研究中心研究人員、江西財經大學統計與數據科學學院數量經濟系副主任,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人口老齡化、產業結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省級科研項目2項,參與國家自科基金項目2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出版專著1部,已在《Journal of Advanced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and Intelligent Informatics》、《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統計研究》、《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中國軟科學》和《數理統計與管理》等國內外核心期刊公共發表學術論文三十余篇,擔任《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和《湖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等期刊的匿名審稿人。
(編輯:熊文瑾)
由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江西省經濟預測與決策研究中心(江西財經大學)劉成坤撰寫的論文《城市能否因“智慧”而“綠色包容”?——基于中國智慧城市試點的準自然實驗》,發表在《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24年第1期。

成果簡介
主要內容與核心觀點:(1)基于中國城市層面的面板數據,采用多期雙重差分法研究了智慧城市試點政策對中國包容性綠色增長的影響。(2)智慧城市試點對包容性綠色增長產生了顯著影響,且其影響存在明顯的地區異質性,具體表現為在東部地區、西部地區均產生了顯著的積極影響,在東北地區則產生了顯著的消極影響,在中部地區的影響則不顯著。(3)智慧城市試點政策具有顯著的空間溢出效應,其能夠顯著促進鄰近非試點地區的經濟增長和綠色增長,但是僅能顯著促進鄰近試點地區的經濟增長。
創新之處:(1)基于理論分析和實證研究,從事后分析的視角系統識別智慧城市試點對包容性綠色增長的影響,豐富了智慧城市和包容性綠色增長的研究體系。(2)考慮到空間因素對政策實施的影響,運用空間雙重差分方法,滿足了獨立性假設,得出的研究結論更加可靠。(3)將研究對象擴展到地級及以上城市層面,并且基于包容性綠色增長的理論內涵對指標體系進行構建及測度。
成果價值
理論價值:該成果從經濟增長、包容性增長和綠色增長等三個維度,共選取36個變量構建包容性綠色增長綜合指標體系,選用定基極差熵權法對地級市層面的包容性綠色增長水平進行測算。在此基礎上,通過構建雙重差分模型研究智慧城市試點對包容性綠色增長的影響,同時深入探討了政策效應的子系統路徑、區位異質性和空間溢出效應。研究結果對于推動高質量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和參考價值。
應用價值:該成果認為,為了充分發揮智慧城市建設對包容性綠色增長的推動作用,一是智慧城市對包容性增長的影響還尚未凸顯,智慧城市建設應更加重視促進包容性增長;二是智慧城市試點對包容性綠色增長的影響存在區域異質性,政府應因地制宜地開展政策試點實施工作;三是合理分配創新要素和資源,避免“馬太效應”的擴散,鼓勵地區間的經驗交流以及推動創新要素和資源的合理流動。
作者簡介

劉成坤,男,1990年生,江西贛州人,經濟學博士,江西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江西省經濟預測與決策研究中心研究人員、江西財經大學統計與數據科學學院數量經濟系副主任,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人口老齡化、產業結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省級科研項目2項,參與國家自科基金項目2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出版專著1部,已在《Journal of Advanced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and Intelligent Informatics》、《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統計研究》、《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中國軟科學》和《數理統計與管理》等國內外核心期刊公共發表學術論文三十余篇,擔任《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和《湖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等期刊的匿名審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