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當前的位置 : 江西社科網 > 專題 > 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
研究闡釋習近平文化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省社科基金專項課題成果推介丨 張文君:促進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提質增效
來源:社科規劃辦 發布日期:2024-03-07 10:03
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西考察時強調:“江西聯通東西、承接南北、通江達海,多個國家重大戰略疊加。要深化對內對外開放,以開放促發展,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笔∥鍖梦宕稳珪赋觯骸耙詳U大制度型開放為重點,全面深化對內對外開放,深入推進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優化提升對外開放平臺體系,更大力度承接產業轉移,以擴大開放拓展發展空間、倒逼改革突破,加快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弊2020年4月《江西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印發以來,試驗區建設取得了一系列階段性成果。
深入推進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是黨中央賦予江西的重大使命,也是我省深化對內對外開放的重大平臺。江西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的主要任務包含了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降低綜合物流成本、承接境內外產業集群轉移、支持江西與粵港澳大灣區共建贛粵產業合作試驗區、推進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改革、加強對外文化交流合作六個方面。新時代新征程,深化內陸開放型經濟體制改革,促進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提質增效,需要我們進一步健全高水平開放制度,推動資源要素自由高效流動;打造高能級開放平臺,建設開放大通道;培育高質量開放主體、優化開放大環境。
。ㄒ唬┙∪咚介_放制度
江西聯通東西、承接南北、通江達海,是全國唯一同時與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閩東南三角區毗鄰的省份,具有良好的區位優勢。因此,我省要更加積極主動實施開放戰略,在充分用好外部條件的同時,注重練好內功,在推進高水平制度型開放方面持續發力,形成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開放格局。
挖掘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的“試驗田”功能。結合試驗區建設的目標任務和政策舉措,對全省營商環境、人才資源、組織管理等政策制度進行系統梳理、有機整合,提高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解決開放制度創新零散化、碎片化的問題,更好激發體制機制活力。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大膽創新探索,形成一批可復制推廣的“江西經驗”。
提升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加強經濟技術合作,深化全球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合作,集聚和配置全球優質高端要素,保障人員、貨物、資金、數據安全有序流動。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主動對接國際經貿規則,穩步擴大規則、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加快推進規則制度國際化、外商投資自由化、對外貿易便利化。復制推廣更多自由貿易區建設的好經驗好做法。例如,借鑒和推廣海南自由貿易港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模式建設經驗,在確保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實施承諾準營。同時,籌劃出臺江西省級層面的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管理辦法,推動投資自由化、貿易便利化。
。ǘ┐蛟旄吣芗夐_放平臺
開放平臺是試驗區的重要載體,關系著產業聚集與發展。促進試驗區建設提質增效,需要充分發揮各類功能性開放平臺的先行作用。通過建設開放園區、拓寬物流通道、提升展會功能,加快資源要素集聚與制度集成創新,推動高水平對內對外開放。
提升園區能級。工業園區是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重要支撐、發展產業集群的重要平臺、發展開放型經濟的重要載體。要通過高位布局園區平臺,推動完善園區基礎設施,培育產業創新策源功能,配置現代產業體系。加快開發區改革創新發展,不斷提高開發區建設管理水平,引導產業、項目、人才、資源等生產要素向開發區集聚,推動開發區提質提效提能級。大力對接和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海西經濟區等國家戰略,持續深化贛州與深圳、吉安與東莞的對口合作,加快建設深贛港產城一體化合作區、贛深合作共建產業園區,支持各地探索共建“產業飛地”“科創飛地”。
提升口岸能級?诎妒菍ν忾_放的重要門戶,是開放型經濟的重要支撐。要著力拓寬口岸通道,加強口岸功能建設,提升通關效率,推動口岸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完善開放通道,推進出海出省出境大通道建設,加強全省物流體系建設。加快推動綜合保稅區發展,支持南昌、九江、贛州、井岡山綜合保稅區重點打造加工制造、研發設計、物流分撥、檢測維修、銷售服務“五大中心”功能,加快推進上饒綜合保稅區建設,優化功能布局,提升產業支撐能力。優化口岸經濟發展布局,形成以工業為引領、物流為支撐、服務業為紐帶的口岸經濟發展新格局。
提升展會能級。展會平臺是商貿展示的重要窗口。要高水平辦好重大經貿活動,通過拓寬展會平臺,依托市場優勢吸引全球資源要素,辦好世界綠色發展投資貿易博覽會、世界VR產業大會等重大開放活動,打造一批具有重要影響力的高能級展會平臺。
。ㄈ┡嘤哔|量開放主體
近年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漸成熟,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越來越強,政府與市場的關系發生了變化。企業作為市場微觀主體,對市場的反應最靈敏最及時,逐步成為開放主體。培育高質量開放主體需要厘清政府與市場的合理邊界。一方面,要把市場可以主導的事情讓渡給企業,確立企業在對外開放中的主體地位。另一方面,要致力于打造高質量營商環境,助推高水平對內對外開放。
做好招大引強。要緊緊圍繞全省重點產業布局開展精準招商,進一步強鏈補鏈延鏈,打造更多產業鏈生態集群。錨定承接產業轉移的著力點和主攻點,創新產業鏈招商、資本招商、專業招商模式,推動跨區域產業鏈供應鏈深度融合,推動產業鏈再造與升級,做到在發展中承接、在承接中提升。通過招大引強,推動外資先進技術、管理理念同江西企業發展有機融合、相互促進,引導省內具備條件的企業進入關鍵零部件和系統集成制造等高端環節,培育國際合作競爭新優勢。
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聚焦制約高質量發展的重點難點問題,全面深化改革。緊盯國際國內,深入實施新一輪營商環境對標提升行動。加強數字政府建設,深化商事制度、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加快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對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等實行包容審慎監管,推行柔性執法,規范執法行為,切實為經營主體降壓減負。進一步降低企業用電、用氣、物流、融資等要素成本,認真落實國家規定的減稅降費政策,優化稅務執法和監管,提升我省承接產業轉移的吸引力和聚集力。
(編輯:熊文瑾)
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西考察時強調:“江西聯通東西、承接南北、通江達海,多個國家重大戰略疊加。要深化對內對外開放,以開放促發展,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笔∥鍖梦宕稳珪赋觯骸耙詳U大制度型開放為重點,全面深化對內對外開放,深入推進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優化提升對外開放平臺體系,更大力度承接產業轉移,以擴大開放拓展發展空間、倒逼改革突破,加快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弊2020年4月《江西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印發以來,試驗區建設取得了一系列階段性成果。
深入推進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是黨中央賦予江西的重大使命,也是我省深化對內對外開放的重大平臺。江西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的主要任務包含了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降低綜合物流成本、承接境內外產業集群轉移、支持江西與粵港澳大灣區共建贛粵產業合作試驗區、推進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改革、加強對外文化交流合作六個方面。新時代新征程,深化內陸開放型經濟體制改革,促進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提質增效,需要我們進一步健全高水平開放制度,推動資源要素自由高效流動;打造高能級開放平臺,建設開放大通道;培育高質量開放主體、優化開放大環境。
。ㄒ唬┙∪咚介_放制度
江西聯通東西、承接南北、通江達海,是全國唯一同時與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閩東南三角區毗鄰的省份,具有良好的區位優勢。因此,我省要更加積極主動實施開放戰略,在充分用好外部條件的同時,注重練好內功,在推進高水平制度型開放方面持續發力,形成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開放格局。
挖掘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的“試驗田”功能。結合試驗區建設的目標任務和政策舉措,對全省營商環境、人才資源、組織管理等政策制度進行系統梳理、有機整合,提高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解決開放制度創新零散化、碎片化的問題,更好激發體制機制活力。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大膽創新探索,形成一批可復制推廣的“江西經驗”。
提升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加強經濟技術合作,深化全球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合作,集聚和配置全球優質高端要素,保障人員、貨物、資金、數據安全有序流動。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主動對接國際經貿規則,穩步擴大規則、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加快推進規則制度國際化、外商投資自由化、對外貿易便利化。復制推廣更多自由貿易區建設的好經驗好做法。例如,借鑒和推廣海南自由貿易港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模式建設經驗,在確保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實施承諾準營。同時,籌劃出臺江西省級層面的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管理辦法,推動投資自由化、貿易便利化。
。ǘ┐蛟旄吣芗夐_放平臺
開放平臺是試驗區的重要載體,關系著產業聚集與發展。促進試驗區建設提質增效,需要充分發揮各類功能性開放平臺的先行作用。通過建設開放園區、拓寬物流通道、提升展會功能,加快資源要素集聚與制度集成創新,推動高水平對內對外開放。
提升園區能級。工業園區是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重要支撐、發展產業集群的重要平臺、發展開放型經濟的重要載體。要通過高位布局園區平臺,推動完善園區基礎設施,培育產業創新策源功能,配置現代產業體系。加快開發區改革創新發展,不斷提高開發區建設管理水平,引導產業、項目、人才、資源等生產要素向開發區集聚,推動開發區提質提效提能級。大力對接和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海西經濟區等國家戰略,持續深化贛州與深圳、吉安與東莞的對口合作,加快建設深贛港產城一體化合作區、贛深合作共建產業園區,支持各地探索共建“產業飛地”“科創飛地”。
提升口岸能級?诎妒菍ν忾_放的重要門戶,是開放型經濟的重要支撐。要著力拓寬口岸通道,加強口岸功能建設,提升通關效率,推動口岸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完善開放通道,推進出海出省出境大通道建設,加強全省物流體系建設。加快推動綜合保稅區發展,支持南昌、九江、贛州、井岡山綜合保稅區重點打造加工制造、研發設計、物流分撥、檢測維修、銷售服務“五大中心”功能,加快推進上饒綜合保稅區建設,優化功能布局,提升產業支撐能力。優化口岸經濟發展布局,形成以工業為引領、物流為支撐、服務業為紐帶的口岸經濟發展新格局。
提升展會能級。展會平臺是商貿展示的重要窗口。要高水平辦好重大經貿活動,通過拓寬展會平臺,依托市場優勢吸引全球資源要素,辦好世界綠色發展投資貿易博覽會、世界VR產業大會等重大開放活動,打造一批具有重要影響力的高能級展會平臺。
。ㄈ┡嘤哔|量開放主體
近年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漸成熟,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越來越強,政府與市場的關系發生了變化。企業作為市場微觀主體,對市場的反應最靈敏最及時,逐步成為開放主體。培育高質量開放主體需要厘清政府與市場的合理邊界。一方面,要把市場可以主導的事情讓渡給企業,確立企業在對外開放中的主體地位。另一方面,要致力于打造高質量營商環境,助推高水平對內對外開放。
做好招大引強。要緊緊圍繞全省重點產業布局開展精準招商,進一步強鏈補鏈延鏈,打造更多產業鏈生態集群。錨定承接產業轉移的著力點和主攻點,創新產業鏈招商、資本招商、專業招商模式,推動跨區域產業鏈供應鏈深度融合,推動產業鏈再造與升級,做到在發展中承接、在承接中提升。通過招大引強,推動外資先進技術、管理理念同江西企業發展有機融合、相互促進,引導省內具備條件的企業進入關鍵零部件和系統集成制造等高端環節,培育國際合作競爭新優勢。
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聚焦制約高質量發展的重點難點問題,全面深化改革。緊盯國際國內,深入實施新一輪營商環境對標提升行動。加強數字政府建設,深化商事制度、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加快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對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等實行包容審慎監管,推行柔性執法,規范執法行為,切實為經營主體降壓減負。進一步降低企業用電、用氣、物流、融資等要素成本,認真落實國家規定的減稅降費政策,優化稅務執法和監管,提升我省承接產業轉移的吸引力和聚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