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最美社科人”】吳光明: 30多年走村入戶 以文化人轉變鄉風

來源:學會工作與組織聯絡處  發布日期:2023-11-24 15:11   

       板車宣講團,一個“土生土長”的公益宣講團;吳光明,一個執著以文藝轉變鄉風的農村人。當年,作為鷹潭市余江區春濤鎮文化站站長的吳光明,一人拉著平板車,走遍余江區的各鄉各村,板車宣講團得名于此。30年來,吳光明和他的板車宣講團,堅守鄉村精神文化陣地,堅持為廣大農民群眾送“文化”、宣講政策。2023年9月底,在江西省社聯開展的首屆“最美社科人”學習宣傳活動中,吳光明被推選為江西首屆“最美社科人”學習宣傳對象。

       接地氣的宣講和演出廣受歡迎

       板車宣講團,這支由民間藝人、文藝愛好者、老黨員、老干部、退休教師等組成的30多人的宣講團隊,在團長吳光明的帶領下,扎根鄉村基層、服務農民群眾,用一輛板車、一套音響、一些宣傳資料,走進這村來到那村,把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歡樂的文藝節目、實用的農業科技等送到群眾家門口。

     “接地氣”是吳光明和他的板車宣講團創作和宣講的方向!拔覀儼腰h和國家的方針政策,自編自導成三句半、相聲、小品、數快板、舞蹈等節目進行表演,農民聽得懂、看得明白。”吳光明說。為了讓黨的心聲傳遞到基層、傳遍千家萬戶,30多年來,吳光明和他的板車宣講團,堅持走進群眾,累計宣講200余場,累計送戲進村560余場。

       吳光明和他的板車宣講團有著廣泛影響力和群眾基礎。“他們創作編排的節目,有傳統龍燈、扶搖船等,還有相聲、小品、情景劇等現代節目,花樣眾多、精彩紛呈。他們的節目弘揚時代主旋律、傳播社會正能量,不僅豐富了我們老百姓的文化生活,還以通俗易懂的形式讓我們接受了愛國主義教育!睆垬由徴f。她特別喜歡觀看板車宣講團的節目,像她這樣的忠實粉絲,遍布余江區各鄉鎮村莊。

       賣祖屋和樓房籌錢建文化站

       板車宣講團是春濤鎮文化站文藝進村的獨特形式。如今,回憶起春濤鎮文化站建立時的艱辛,作為站長的吳光明感慨萬分:“當年是賣掉自家祖屋和自建樓房,又四處向親朋好友借錢,才總算建起了一棟占地150平方米的三層樓房。”

       自費建文化站樓房,吳光明做出這一大公無私之舉,展現了其責任與擔當。原來,當時的鄉政府僅有兩間辦公室,無法提供場所和資金支持建文化站!伴_弓沒有回頭箭,要做就做到最好。我當時已經下定決心要搞好鄉村文化事業,對于沒資金沒場所的問題,沒有過于多慮,就是一心想方設法把事干成。”吳光明說。

       看到拔地而起的文化站樓房,吳光明一邊歡喜卻又一邊陷入憂愁!爱敃r沒錢購買書籍和放映設備”,面對這樣的窘境,彼時的吳光明仍然決心滿滿,“我就是要把文化站建起來”。

        經過努力,吳光明通過借錢籌夠了資金,購買了6000多冊圖書、一個錄像機、一套音響設備,以及羽毛球、乒乓球等文體用品。

       回憶起當年購書的經歷,吳光明稱自己有種憶苦思甜的感覺!盀榱耸″X,我多次騎自行車到南昌買特價書,140多公里路程,騎行一趟9個多小時,每回搭載100多斤圖書回來。特別辛苦!”吳光明說。隨著文化站建立并逐漸在當地發揮作用,吳光明心里樂滋滋的。“滿足農民的需求,就是我最大的快樂!”吳光明笑著說。

       萌生以文藝轉化不良鄉風

       吳光明從事鄉村文化事業,源自他心系農民群眾的責任與擔當。1990年,兼任鄉黨政辦公室副主任的吳光明,處在一種高度的憂慮之中。當時,鄉村盛行打牌、賭博、迷信之風,吳光明耳聞目睹多起因賭博引發家破人亡的事件后,扼腕嘆息、憂心忡忡。

     “要改變這種不良風氣,必須從思想文化上入手”。深思熟慮之后,熱愛文藝且擁有一定才藝的吳光明,決定發揮自己的長處,點亮鄉村精神文化陣地。于是,建立一個宣傳政策、學習文化、科普知識的鄉村文化站的構想萌生了。

       恰巧,當時的春濤文化站因各種原因停擺了。吳光明便主動向上級請纓,要求擔任鄉文化站站長,努力振興鄉村文化事業!胺胖韵愕墓ぷ鞑桓桑斶@個沒人愿干的文化站站長”。吳光明的舉動引來親朋好友反對和質疑!白屴r民群眾學習文化文藝知識,才能轉化不良風氣、不文明鄉風,鄉村才有光明的出路”。憑著一腔執著,吳光明如愿擔任了文化站站長。

      “帶去知識,再辛苦也值得”

       春濤文化站建立后,吳光明在鄉村大地播種文藝的生涯正式啟航。

       彼時,眼見鄉村不良風氣盛行,吳光明迫切于心,強烈的責任感,讓他催生出一身的干勁。“那時候,一個人拉著板車送愛國主義影片、科教片進村放映”。回憶過去的艱辛,吳光明直言“確實很辛苦”!暗悄芙o農民群眾帶去知識,凈化和豐富他們的思想,再辛苦也值得”。

       那些年,吳光明一個人拉著一輛不起眼的農家板車,走遍了春濤鎮的山間田野。有一次夜晚,吳光明要到三公里外的梧桐山村放映!拔也荒苁叛!”面對暴雨如注、雷電交加的天氣,不顧妻子勸阻的吳光明用油布把放映設備里三層外三層包裹起來,拿著手電筒,披上雨衣,挽起褲管,推著平板車就出了門。

       走過山路,來到河邊,面對被洪水沖斷的橋,吳光明沒有猶豫回頭。他硬是下車把設備一件件扛過去,再把板車也拆了,四個轱轆還有車板也一趟趟扛過河。當他全身上下分不清是泥水還是汗水趕到梧桐山時,等候在祠堂的村民們全部站了起來,一陣陣的掌聲響了起來!罢鹃L,我們都以為你不會來了”。村民將一碗姜湯、一杯熱水送到他手上。吳光明說:“說好了的,我一定會來的!”

        在吳光明的苦心經營下,春濤文化站成為當地傳播文藝、凝聚民心的主陣地。吳光明拉著板車送文化進村的事跡,也成了板車宣講團取名的靈感來源!鞍遘囆v團已經發展到擁有30多個成員,從最初由我一個人拉板車進村放映愛國、科普電影,到現在我們自編自導自演節目,團隊逐漸成了鄉村文化戰線上的一面旗幟!眳枪饷髡f。

        如今,吳光明和他的板車宣講團仍然活躍在鄉村文化陣地一線,用一腔熱情把黨的聲音傳遍基層、傳到群眾中,為淳民風、正社風奉獻力量。吳光明說,從選擇當文化站站長那天始,就把扎根鄉村、播種文藝作為自己一生的事業。

      “生命不息,宣講不止。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天!”吳光明堅定地說道。

(編輯:熊文瑾)

版權所有:江西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贛ICP備06007514號 贛ICP備1007824號-1

地  址:江西南昌洪都北大道649號  郵  編:330077  聯系電話:0791-88595983

国产高清美女一级毛片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