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虹:為提振消費創造良好環境
來源:《江西頻道》 發布日期:2023-08-01 18:08
消費是生產的最終需求,一直與投資、出口并列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加上近年我國經濟結構加快轉型、世界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等影響,消費對拉動經濟增長的作用與日俱增。疫情發生前,最終消費支出對GDP的貢獻率保持在55%-69%左右。疫情期間,交通、餐飲、住宿、文旅等行業消費受到了重大沖擊,亟需復蘇提振。2022年底,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從全面促進消費、加快消費提質升級,優化投資結構、拓展投資空間,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釋放內需潛能,提高供給質量、帶動需求更好實現等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為進一步激發消費潛力和活力,營造濃厚消費氛圍,提振居民消費信心,最近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恢復和擴大消費二十條措施,江西相應出臺了關于進一步促進和擴大消費的若干措施。全省各級消費者權益保護組織是依法對商品和服務進行社會監督、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公益性社會組織,助力提振消費理所當然、也義不容辭。
一、精準把握提振消費的新形勢
2023年1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建立和完善擴大居民消費的長效機制,使居民能有穩定收入能消費、沒有后顧之憂敢消費、消費環境優獲得感強愿消費!睘樨瀼芈鋵嶞h中央恢復和擴大消費的決策部署,國家商務部將2023年定為“消費提振年”,中國消費者協會也明確2023年消費維權年主題是“提振消費信心”。全省消費者權益保護組織要圍繞年度工作主題,從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打造安全消費場景、創新便利消費方式、滿足新興消費需求、改善居民消費體驗、增強居民消費信心等多個方面,切實推出有效的舉措,優化消費環境,釋放消費潛力,促消費擴內需,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增強消費者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今年以來,一系列擴內需促消費的舉措持續發力,百姓消費信心不斷增強,消費市場回暖態勢明顯。據國家有關部委介紹,今年上半年,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27588億元,同比增長8.2%,增速比一季度加快2.4個百分點;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77.2%,明顯高于去年。居民消費特別是接觸型聚集性服務性消費呈現良好恢復態勢,餐飲收入同比增長21.4%,國內旅游總人次、旅游收入同比分別增長63.9%、95.9%,已恢復至疫情前水平。從今年上半年的經濟數據來看,GDP增速達到5.5%,超過了年初設定的5%左右的預測目標,其中消費作出了重要貢獻。
今年3月中下旬,江西啟動“2023江西消費提振年”活動,主題是“全民樂享、全民盛惠”,多措并舉打好促消費“組合拳”,提出要“季季有主題、月月有活動”,持續做旺做熱消費市場,各項消費需求穩步回升,消費品市場繼續保持平穩增長。根據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江西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163.3億元,同比增長5.9%,比一季度回升2.5個百分點,其中,6月當月同比增長4.5%,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4個百分點。
隨著經濟不斷復蘇、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消費需求呈現個性化、多樣化、高品質的特點,消費供給的質量和速度有待同步跟進,消費者權益保護也有待同步加強。全省消費者權益保護組織要針對重點人群、重點區域、重點領域和重點產品,建立綜合維權工作機制,持續強化12315平臺一體化建設,全面拓展線下購物無理由退貨、消費投訴公示覆蓋面,著力解決消費領域痛點、難點、堵點問題。
二、努力創優提振消費的新環境
良好的消費環境是提振消費信心、促進社會消費的重要一環。全省各級消費者權益保護組織要積極回應廣大消費者的殷切期盼,進一步創優消費環境、創新消費場景、倡導文明新風,讓消費“熱”起來、經濟“暖”起來、發展勢頭“好”起來。
(一)創優消費環境,激發消費活力。圍繞讓老百姓吃得放心、買得放心、用得放心,以產品質量、食品安全監督抽查、投訴信息分析為線索,圍繞銷售假冒偽劣商品、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違法、預付式消費陷阱等亂象開展消費監督活動。同時,積極開展消費者滿意度提升行動,廣泛開展線下無理由退貨承諾活動,持續打造放心消費示范店(街區)、示范城市,營造安全放心消費環境。
(二)創新消費場景,培育新生動能。加強與行業組織和企業的溝通,推動行業、企業結合自身特點,在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的基礎上,創新便利消費方式、滿足新興消費需求。應用智慧城市、元宇宙、數字5G等科技手段,推動餐飲消費、文化消費、旅游消費等跨界融合,打造消費新場景、新體驗和新業態,不斷改善居民消費體驗,提振消費信心,增強消費者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倡導文明新風,踐行綠色消費。通過新聞媒體,綜合運用傳播載體,充分發揮江西消費教育基地和消費維權志愿者的積極作用,鼓勵支持生產綠色商品,以消費者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豐富多彩的消費教育活動,倡導消費者文明、健康、綠色消費,自覺抵制商品過度包裝,積極參與制止餐飲浪費,科學消費、理性選擇、依法維權。
三、始終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不受損害是法律賦予消協組織的職責使命,也是提振消費信心、激發消費潛力的重要方面。全省各級消費者權益保護組織要堅持消費者立場,充分發揮消費維權社會平臺作用,聯合立法、司法、行政、行業、媒體、專家等各方力量,綜合運用投訴信息公示、體察、約談、支持起訴、公益訴訟等手段,不斷提高消費糾紛解決率和消費者滿意度。
(一)穩步推進“投訴和解百千萬工程”。建立健全投訴和解聯絡工作機制,積極實施“投訴和解百千萬工程”,力爭實現省一級發展100家、市里發展100家、縣里發展100家的工作目標。截至目前,全省已創建投訴和解單位4024家。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全省投訴和解聯絡單位共處理消費者投訴280余萬件,和解成功率達90%以上。
(二)暢通消費投訴反映渠道。落實市場監管投訴舉報線上線下一體化,統一應用全國12315平臺處理投訴舉報業務,認真受理好消費者咨詢、投訴、舉報,暢通12315投訴舉報渠道,確保全省12315咨詢投訴舉報電話24小時暢通,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著落。及時研判消費投訴熱點難點,為強化事中事后監管、解決普遍性訴求、科學決策提供全面數據支撐和信息參考。
(三)強化預付式消費糾紛解決機制。2020年,省消保委聯合行業協會在銀行、家裝企業、消費者三方之間,搭建的家庭裝飾裝修資金存管平臺(即“保銀裝”),為消費者預付的家裝資金和裝修質量上了一把“保險鎖”,社會反響較好。今后將適時向其他預付式消費重點領域推廣預付式資金存管工作,促進我省預付式消費模式健康有序發展。
(四)嚴格落實先行賠付制度。積極貫徹落實《江西省旅游者權益保護條例》,推動全省各地建立健全“權責明確、保障有效、程序規范、執法有力”的旅游誠信退賠機制,為打造提升“江西風景獨好”旅游品牌、促進全省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積極營造“開心、安心、順心、稱心、舒心、放心、暖心”的旅游市場。
(編輯:熊文瑾)
消費是生產的最終需求,一直與投資、出口并列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加上近年我國經濟結構加快轉型、世界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等影響,消費對拉動經濟增長的作用與日俱增。疫情發生前,最終消費支出對GDP的貢獻率保持在55%-69%左右。疫情期間,交通、餐飲、住宿、文旅等行業消費受到了重大沖擊,亟需復蘇提振。2022年底,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從全面促進消費、加快消費提質升級,優化投資結構、拓展投資空間,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釋放內需潛能,提高供給質量、帶動需求更好實現等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為進一步激發消費潛力和活力,營造濃厚消費氛圍,提振居民消費信心,最近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恢復和擴大消費二十條措施,江西相應出臺了關于進一步促進和擴大消費的若干措施。全省各級消費者權益保護組織是依法對商品和服務進行社會監督、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公益性社會組織,助力提振消費理所當然、也義不容辭。

一、精準把握提振消費的新形勢
2023年1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建立和完善擴大居民消費的長效機制,使居民能有穩定收入能消費、沒有后顧之憂敢消費、消費環境優獲得感強愿消費!睘樨瀼芈鋵嶞h中央恢復和擴大消費的決策部署,國家商務部將2023年定為“消費提振年”,中國消費者協會也明確2023年消費維權年主題是“提振消費信心”。全省消費者權益保護組織要圍繞年度工作主題,從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打造安全消費場景、創新便利消費方式、滿足新興消費需求、改善居民消費體驗、增強居民消費信心等多個方面,切實推出有效的舉措,優化消費環境,釋放消費潛力,促消費擴內需,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增強消費者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今年以來,一系列擴內需促消費的舉措持續發力,百姓消費信心不斷增強,消費市場回暖態勢明顯。據國家有關部委介紹,今年上半年,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27588億元,同比增長8.2%,增速比一季度加快2.4個百分點;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77.2%,明顯高于去年。居民消費特別是接觸型聚集性服務性消費呈現良好恢復態勢,餐飲收入同比增長21.4%,國內旅游總人次、旅游收入同比分別增長63.9%、95.9%,已恢復至疫情前水平。從今年上半年的經濟數據來看,GDP增速達到5.5%,超過了年初設定的5%左右的預測目標,其中消費作出了重要貢獻。

今年3月中下旬,江西啟動“2023江西消費提振年”活動,主題是“全民樂享、全民盛惠”,多措并舉打好促消費“組合拳”,提出要“季季有主題、月月有活動”,持續做旺做熱消費市場,各項消費需求穩步回升,消費品市場繼續保持平穩增長。根據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江西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163.3億元,同比增長5.9%,比一季度回升2.5個百分點,其中,6月當月同比增長4.5%,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4個百分點。
隨著經濟不斷復蘇、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消費需求呈現個性化、多樣化、高品質的特點,消費供給的質量和速度有待同步跟進,消費者權益保護也有待同步加強。全省消費者權益保護組織要針對重點人群、重點區域、重點領域和重點產品,建立綜合維權工作機制,持續強化12315平臺一體化建設,全面拓展線下購物無理由退貨、消費投訴公示覆蓋面,著力解決消費領域痛點、難點、堵點問題。
二、努力創優提振消費的新環境
良好的消費環境是提振消費信心、促進社會消費的重要一環。全省各級消費者權益保護組織要積極回應廣大消費者的殷切期盼,進一步創優消費環境、創新消費場景、倡導文明新風,讓消費“熱”起來、經濟“暖”起來、發展勢頭“好”起來。
(一)創優消費環境,激發消費活力。圍繞讓老百姓吃得放心、買得放心、用得放心,以產品質量、食品安全監督抽查、投訴信息分析為線索,圍繞銷售假冒偽劣商品、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違法、預付式消費陷阱等亂象開展消費監督活動。同時,積極開展消費者滿意度提升行動,廣泛開展線下無理由退貨承諾活動,持續打造放心消費示范店(街區)、示范城市,營造安全放心消費環境。
(二)創新消費場景,培育新生動能。加強與行業組織和企業的溝通,推動行業、企業結合自身特點,在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的基礎上,創新便利消費方式、滿足新興消費需求。應用智慧城市、元宇宙、數字5G等科技手段,推動餐飲消費、文化消費、旅游消費等跨界融合,打造消費新場景、新體驗和新業態,不斷改善居民消費體驗,提振消費信心,增強消費者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倡導文明新風,踐行綠色消費。通過新聞媒體,綜合運用傳播載體,充分發揮江西消費教育基地和消費維權志愿者的積極作用,鼓勵支持生產綠色商品,以消費者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豐富多彩的消費教育活動,倡導消費者文明、健康、綠色消費,自覺抵制商品過度包裝,積極參與制止餐飲浪費,科學消費、理性選擇、依法維權。
三、始終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不受損害是法律賦予消協組織的職責使命,也是提振消費信心、激發消費潛力的重要方面。全省各級消費者權益保護組織要堅持消費者立場,充分發揮消費維權社會平臺作用,聯合立法、司法、行政、行業、媒體、專家等各方力量,綜合運用投訴信息公示、體察、約談、支持起訴、公益訴訟等手段,不斷提高消費糾紛解決率和消費者滿意度。
(一)穩步推進“投訴和解百千萬工程”。建立健全投訴和解聯絡工作機制,積極實施“投訴和解百千萬工程”,力爭實現省一級發展100家、市里發展100家、縣里發展100家的工作目標。截至目前,全省已創建投訴和解單位4024家。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全省投訴和解聯絡單位共處理消費者投訴280余萬件,和解成功率達90%以上。
(二)暢通消費投訴反映渠道。落實市場監管投訴舉報線上線下一體化,統一應用全國12315平臺處理投訴舉報業務,認真受理好消費者咨詢、投訴、舉報,暢通12315投訴舉報渠道,確保全省12315咨詢投訴舉報電話24小時暢通,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著落。及時研判消費投訴熱點難點,為強化事中事后監管、解決普遍性訴求、科學決策提供全面數據支撐和信息參考。
(三)強化預付式消費糾紛解決機制。2020年,省消保委聯合行業協會在銀行、家裝企業、消費者三方之間,搭建的家庭裝飾裝修資金存管平臺(即“保銀裝”),為消費者預付的家裝資金和裝修質量上了一把“保險鎖”,社會反響較好。今后將適時向其他預付式消費重點領域推廣預付式資金存管工作,促進我省預付式消費模式健康有序發展。

(四)嚴格落實先行賠付制度。積極貫徹落實《江西省旅游者權益保護條例》,推動全省各地建立健全“權責明確、保障有效、程序規范、執法有力”的旅游誠信退賠機制,為打造提升“江西風景獨好”旅游品牌、促進全省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積極營造“開心、安心、順心、稱心、舒心、放心、暖心”的旅游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