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彩禮”的好姻緣,這位女婿堅守20年!
來源: 江西文明網 發布日期:2023-07-18 10:07
俗話說,“一個好婿半個兒”。家住撫州市東鄉區小璜鎮下湖村的徐有生讓九旬岳母真切感受到“女婿勝似親兒”。他20年如一日,無怨無悔、悉心照料著岳母,用愛和責任撐起一個家,用行動踐行中華民族孝老愛親的傳統美德。
放棄高薪工作 堅守父母在不遠游的信念
今年69歲的徐有生是一名退伍軍人,他出生在一個普通農村家庭。1970年,他懷著一腔熱血應召入伍,成為一名后勤汽車修理兵,由于優異表現,先后任戰士、副班長、班長,不久加入共產黨,并多次獲得部隊嘉獎。1978年退伍后,為了照顧家中父母,他毅然放棄了上海一家汽車維修的高薪工作,當時一年收入達到近萬元。因實在放心不下家鄉的父母,最后他選擇分配到下湖村公社農機站工作。
在農機站工作的第一年,徐有生與現在的妻子結婚了。在此之前,他們已相知相戀了四年,因雙方是自由戀愛,加上徐有生又是當地出了名的孝子。在1978年結婚時,徐有生妻子的家人沒向他要任何彩禮錢。談及當時結婚為什么沒要彩禮錢時,徐有生的妻子辛梅香道出了原因:“雖然當時有很多人不看好我們,但如今我們已共同走過了45個年頭,現在還依然相愛在一起,這說明好的婚姻不一定靠錢才能幸福!
徐有生夫妻倆幸福的婚姻背后有心酸也有淚水,他的妻子在嫁給他之前,其父親和弟弟都已病故,兩個姐姐也遠嫁外地。2000年,徐有生帶著妻子回到岳母家探望時,發現岳母倒在地上一直叫不起,于是他一邊和妻子用鄉下的土辦法為岳母急救,一邊緊急將岳母送往就近的村衛生院進行治療。好在送醫及時,最后并無大礙。
看著母親年歲漸長,身體大不如前,身邊又無人照料,徐有生的妻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心想把母親接過來,但心中一直有個顧慮,直到有一天,丈夫幫她徹底打消了這個顧慮。“當時我就看出了她的心事,知道她不好開口,后來我就主動提出將岳母接到家一起住,她聽完后眼睛瞬間紅了,最后說了一句‘好’!毙煊猩f。第二天,他便和妻子將岳母接回家里一起住,這一住就是20余年。
細心照顧岳母 恪守女婿二十余載的孝道
自從徐有生將岳母接來家中照顧,不僅在生活上無微不至,更在情感上體貼細心。徐有生說:“他的岳母有多年的冠心病史。記得有一次,岳母說肩膀疼,以為是受風了。但是細心的他卻發現岳母手上、臉上在不停冒的汗,他感覺岳母的情況更像心絞痛病癥。”在他的堅持下,岳母聽從了他的勸說,看了醫生及時對癥下藥,最終身體康復起來。
“2016年的一個夜晚,我的岳母一直上吐下瀉,我就連夜帶他到鎮上的醫院看病,經醫生診斷后我才知道,原來是她吃壞了冷的東西導致的,然后我就陪她在那里吊了三個小時鹽水,直到凌晨一點多才結束!被貞浧疬@段往事,徐有生仍記憶猶新。自此后,徐有生在岳母的飲食上更加注意。
為了能更好的照顧九旬的岳母,徐有生專門從網絡和書籍中自學了一些老年病、慢性病的護理知識。特別是書中講到,老人要經常多走動,呼吸新鮮空氣,注意飲食,他是牢牢記在心里。因此,徐有生和妻子每天都會抽出時間攙扶著岳母到外面散散心,放松心情。為了飲食能夠既滿足老人健身需求又味道可口,徐有生總是在天未亮就早早起床去菜場買菜,搭配好岳母一天的飲食。
“老人最怕的就是季節交替,特別是秋冬時節,一定要注意老人的情況”。談起照顧老人身體健康,徐有生娓娓道來。每當寒冬來臨前,徐有生早早地就會給岳母的床上鋪上厚厚的棉褥子,從箱子里翻出岳母過冬的衣服曬好并讓妻子為老人換上。
世事難料,就在徐有生的岳母好起來后,他的身體卻出現了狀況。每當徐有生躺下休息或者做完事后,時常感到腹部疼痛、腿部麻木、惡心嘔吐,于是他就到醫院做檢查。經檢查,確診為前列腺癌晚期,已經轉移至骨頭上。
勇于面對癌癥 信守孝老愛老敬老的家風
徐有生被查出患有前列腺癌后,高昂的治療費用壓得他喘不過氣來。“好在有國家優待退伍軍人政策,目前治療費用可以報銷80%,有這樣的醫保政策,我很安心,也很感激。”徐有生說。
面對突如其來的變故,徐有生并沒有怨天尤人,而是積極樂觀、盡心盡力、無怨無悔地照顧年邁的岳母。談及這樣做的初衷時,徐有生斬釘截鐵地回答道:“我岳母跟我生活了二十多年,雖然不是親生卻勝似親生,況且我早已把她當自己親生母親一樣對待,我要替她養老送終。”
如今,在徐有生的悉心照料下,雖然年逾九旬,但他岳母的身體狀況和精神狀態一直都很不錯。看著岳母每天露出開心的笑容后,徐有生感覺這一切都是值得的。老太太逢人便說:“我有一個好女婿,待我比親娘還親!”鄰居們也說,沒有徐有生這樣的好女婿照料,她也不會這么長壽。
徐有生照顧岳母的點點滴滴,子女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其中還包括徐有生的兒媳和女婿,這也成了他家后輩孝順長輩的傳統。遠在內蒙古和廣東的子女得知父親患癌后,每天通過視頻和打電話的方式向父親問好,一旦有時間,都會帶著小孩來家里陪陪幾位老人,同時還幫忙分擔家務活!爱敃r我岳父把女兒嫁給我時,沒要我一分錢彩禮,他只希望我能善待他的女兒,家庭和諧幸!,F在,他們年紀也大了,還堅持照顧外婆,真的很感動。他們的老年生活,我也要像他一樣照顧他們”。徐有生的女婿說。
20年來,徐有生用最實際的行動傳承著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用樸實的情感和持久的責任心書寫了一個大大的“孝”字。徐有生深有感觸地表示:“人孝,才有家和。將細心融入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就是我們對父母最大的孝!
(編輯:熊文瑾)
俗話說,“一個好婿半個兒”。家住撫州市東鄉區小璜鎮下湖村的徐有生讓九旬岳母真切感受到“女婿勝似親兒”。他20年如一日,無怨無悔、悉心照料著岳母,用愛和責任撐起一個家,用行動踐行中華民族孝老愛親的傳統美德。

放棄高薪工作 堅守父母在不遠游的信念
今年69歲的徐有生是一名退伍軍人,他出生在一個普通農村家庭。1970年,他懷著一腔熱血應召入伍,成為一名后勤汽車修理兵,由于優異表現,先后任戰士、副班長、班長,不久加入共產黨,并多次獲得部隊嘉獎。1978年退伍后,為了照顧家中父母,他毅然放棄了上海一家汽車維修的高薪工作,當時一年收入達到近萬元。因實在放心不下家鄉的父母,最后他選擇分配到下湖村公社農機站工作。
在農機站工作的第一年,徐有生與現在的妻子結婚了。在此之前,他們已相知相戀了四年,因雙方是自由戀愛,加上徐有生又是當地出了名的孝子。在1978年結婚時,徐有生妻子的家人沒向他要任何彩禮錢。談及當時結婚為什么沒要彩禮錢時,徐有生的妻子辛梅香道出了原因:“雖然當時有很多人不看好我們,但如今我們已共同走過了45個年頭,現在還依然相愛在一起,這說明好的婚姻不一定靠錢才能幸福!
徐有生夫妻倆幸福的婚姻背后有心酸也有淚水,他的妻子在嫁給他之前,其父親和弟弟都已病故,兩個姐姐也遠嫁外地。2000年,徐有生帶著妻子回到岳母家探望時,發現岳母倒在地上一直叫不起,于是他一邊和妻子用鄉下的土辦法為岳母急救,一邊緊急將岳母送往就近的村衛生院進行治療。好在送醫及時,最后并無大礙。
看著母親年歲漸長,身體大不如前,身邊又無人照料,徐有生的妻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心想把母親接過來,但心中一直有個顧慮,直到有一天,丈夫幫她徹底打消了這個顧慮。“當時我就看出了她的心事,知道她不好開口,后來我就主動提出將岳母接到家一起住,她聽完后眼睛瞬間紅了,最后說了一句‘好’!毙煊猩f。第二天,他便和妻子將岳母接回家里一起住,這一住就是20余年。
細心照顧岳母 恪守女婿二十余載的孝道
自從徐有生將岳母接來家中照顧,不僅在生活上無微不至,更在情感上體貼細心。徐有生說:“他的岳母有多年的冠心病史。記得有一次,岳母說肩膀疼,以為是受風了。但是細心的他卻發現岳母手上、臉上在不停冒的汗,他感覺岳母的情況更像心絞痛病癥。”在他的堅持下,岳母聽從了他的勸說,看了醫生及時對癥下藥,最終身體康復起來。
“2016年的一個夜晚,我的岳母一直上吐下瀉,我就連夜帶他到鎮上的醫院看病,經醫生診斷后我才知道,原來是她吃壞了冷的東西導致的,然后我就陪她在那里吊了三個小時鹽水,直到凌晨一點多才結束!被貞浧疬@段往事,徐有生仍記憶猶新。自此后,徐有生在岳母的飲食上更加注意。
為了能更好的照顧九旬的岳母,徐有生專門從網絡和書籍中自學了一些老年病、慢性病的護理知識。特別是書中講到,老人要經常多走動,呼吸新鮮空氣,注意飲食,他是牢牢記在心里。因此,徐有生和妻子每天都會抽出時間攙扶著岳母到外面散散心,放松心情。為了飲食能夠既滿足老人健身需求又味道可口,徐有生總是在天未亮就早早起床去菜場買菜,搭配好岳母一天的飲食。
“老人最怕的就是季節交替,特別是秋冬時節,一定要注意老人的情況”。談起照顧老人身體健康,徐有生娓娓道來。每當寒冬來臨前,徐有生早早地就會給岳母的床上鋪上厚厚的棉褥子,從箱子里翻出岳母過冬的衣服曬好并讓妻子為老人換上。
世事難料,就在徐有生的岳母好起來后,他的身體卻出現了狀況。每當徐有生躺下休息或者做完事后,時常感到腹部疼痛、腿部麻木、惡心嘔吐,于是他就到醫院做檢查。經檢查,確診為前列腺癌晚期,已經轉移至骨頭上。
勇于面對癌癥 信守孝老愛老敬老的家風
徐有生被查出患有前列腺癌后,高昂的治療費用壓得他喘不過氣來。“好在有國家優待退伍軍人政策,目前治療費用可以報銷80%,有這樣的醫保政策,我很安心,也很感激。”徐有生說。
面對突如其來的變故,徐有生并沒有怨天尤人,而是積極樂觀、盡心盡力、無怨無悔地照顧年邁的岳母。談及這樣做的初衷時,徐有生斬釘截鐵地回答道:“我岳母跟我生活了二十多年,雖然不是親生卻勝似親生,況且我早已把她當自己親生母親一樣對待,我要替她養老送終。”
如今,在徐有生的悉心照料下,雖然年逾九旬,但他岳母的身體狀況和精神狀態一直都很不錯。看著岳母每天露出開心的笑容后,徐有生感覺這一切都是值得的。老太太逢人便說:“我有一個好女婿,待我比親娘還親!”鄰居們也說,沒有徐有生這樣的好女婿照料,她也不會這么長壽。
徐有生照顧岳母的點點滴滴,子女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其中還包括徐有生的兒媳和女婿,這也成了他家后輩孝順長輩的傳統。遠在內蒙古和廣東的子女得知父親患癌后,每天通過視頻和打電話的方式向父親問好,一旦有時間,都會帶著小孩來家里陪陪幾位老人,同時還幫忙分擔家務活!爱敃r我岳父把女兒嫁給我時,沒要我一分錢彩禮,他只希望我能善待他的女兒,家庭和諧幸!,F在,他們年紀也大了,還堅持照顧外婆,真的很感動。他們的老年生活,我也要像他一樣照顧他們”。徐有生的女婿說。
20年來,徐有生用最實際的行動傳承著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用樸實的情感和持久的責任心書寫了一個大大的“孝”字。徐有生深有感觸地表示:“人孝,才有家和。將細心融入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就是我們對父母最大的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