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第十五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綜述
來源:學會工作處 發布日期:2013-11-21 16:11
江西省第十五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于11月6日揭曉,共有357項社科優秀成果獲獎。此次評獎活動于今年4月份啟動,各設區市(企業)社聯、省屬學會(協會、研究會)、高校社聯(科研處)、省直單位科研部門積極組織,全省廣大社科工作者踴躍參與,申報了一大批優秀成果。
6月29日,初評在江西師范大學舉行,共分為19個學科評審組。9月14日,復評會在華東交通大學舉行。省委宣傳部副部長馬玉玲出席會議并講話,會議由省社聯黨組書記、主席祝黃河主持,華東交通大學黨委書記萬明到會致辭,省社聯黨組成員、副主席黃萬林、吳永明、胡春曉出席會議并巡視評審現場。
此次評審在以往的基礎上進行了多項創新。首先,嚴把評審程序。省社科優秀成果獎的評選程序包括申報資格審查、學科評審組初評和復評、省社聯主席辦公會議審定、報省委宣傳部批準、網上公示等環節;其次,嚴格評審措施。在學科組初評和復評工作中,要求各學科評審組堅持標準,按照公平、公開、公正原則,好中選優,寧缺勿濫,確保獲獎成果的質量。一是實行嚴格的評委回避原則,每次評審工作,均從專家評委庫中隨機抽選評審專家組成學科評審組,凡申報人員一律不得擔任學科評審組成員。二是確保專家評委的權威性,初評時主要是具有博士學歷且為高級職稱的中青年專家擔任評委,復評時主要由學術造詣深、學風正派的資深專家擔任學科組組長和評委。三是學科評審工作由初評時的匿名評審和復評的會議評審二個階段組成,其中初評由每個學科組5位評委在個人審讀基礎上,按量化評分表的要求評出分數,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的總得分排序按比率進入復評,其中各學科評審組得分第一的初評成果,進入復評時直接予以獲獎,等級由復評學科組確定。復評階段每個學科組6位評委對入選的成果進行集中評審,學科組按照評審標準,通過無記名投票評審出一、二、三等獎成果,其中,一等獎須提供學科組書面推薦意見;再次,嚴肅評審紀律。一是嚴格保密工作,嚴禁工作人員向外透露評委名單以及相關情況,同時評委在進入評審現場前不被告知所在學科組和具體分組情況;二是嚴控評審紀律,評審前評委和工作人員手機都要封存以免受到外界干擾,評審時各學科組評委和工作人員不能隨意出入,努力營造“風清氣正”的評審環境。
經省社聯主席辦公會審定并報省委宣傳部領導同意,評選結果在網上進行了為期10天的公示。最終《中國蘇區史》等27項成果獲一等獎,《文本話語與歷史記憶:1921-1951年中國共產黨的“七一”紀念》等120項成果獲二等獎,《生態危機的困境與消解——當代馬克思主義生態學表達》等210項成果獲三等獎。
(編輯:洪冰)
江西省第十五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于11月6日揭曉,共有357項社科優秀成果獲獎。此次評獎活動于今年4月份啟動,各設區市(企業)社聯、省屬學會(協會、研究會)、高校社聯(科研處)、省直單位科研部門積極組織,全省廣大社科工作者踴躍參與,申報了一大批優秀成果。
6月29日,初評在江西師范大學舉行,共分為19個學科評審組。9月14日,復評會在華東交通大學舉行。省委宣傳部副部長馬玉玲出席會議并講話,會議由省社聯黨組書記、主席祝黃河主持,華東交通大學黨委書記萬明到會致辭,省社聯黨組成員、副主席黃萬林、吳永明、胡春曉出席會議并巡視評審現場。
此次評審在以往的基礎上進行了多項創新。首先,嚴把評審程序。省社科優秀成果獎的評選程序包括申報資格審查、學科評審組初評和復評、省社聯主席辦公會議審定、報省委宣傳部批準、網上公示等環節;其次,嚴格評審措施。在學科組初評和復評工作中,要求各學科評審組堅持標準,按照公平、公開、公正原則,好中選優,寧缺勿濫,確保獲獎成果的質量。一是實行嚴格的評委回避原則,每次評審工作,均從專家評委庫中隨機抽選評審專家組成學科評審組,凡申報人員一律不得擔任學科評審組成員。二是確保專家評委的權威性,初評時主要是具有博士學歷且為高級職稱的中青年專家擔任評委,復評時主要由學術造詣深、學風正派的資深專家擔任學科組組長和評委。三是學科評審工作由初評時的匿名評審和復評的會議評審二個階段組成,其中初評由每個學科組5位評委在個人審讀基礎上,按量化評分表的要求評出分數,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的總得分排序按比率進入復評,其中各學科評審組得分第一的初評成果,進入復評時直接予以獲獎,等級由復評學科組確定。復評階段每個學科組6位評委對入選的成果進行集中評審,學科組按照評審標準,通過無記名投票評審出一、二、三等獎成果,其中,一等獎須提供學科組書面推薦意見;再次,嚴肅評審紀律。一是嚴格保密工作,嚴禁工作人員向外透露評委名單以及相關情況,同時評委在進入評審現場前不被告知所在學科組和具體分組情況;二是嚴控評審紀律,評審前評委和工作人員手機都要封存以免受到外界干擾,評審時各學科組評委和工作人員不能隨意出入,努力營造“風清氣正”的評審環境。
經省社聯主席辦公會審定并報省委宣傳部領導同意,評選結果在網上進行了為期10天的公示。最終《中國蘇區史》等27項成果獲一等獎,《文本話語與歷史記憶:1921-1951年中國共產黨的“七一”紀念》等120項成果獲二等獎,《生態危機的困境與消解——當代馬克思主義生態學表達》等210項成果獲三等獎。